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帝國爭霸> 第223章 飛來橫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3章 飛來橫禍 (2 / 4)

當然,適當減少內油與彈藥,C型的空戰效能依然十分突出。要到安裝了保型油箱的深度改進型,F16的機動效能才會明顯下降。至少在大戰期間,F16是格鬥效能最出色的戰鬥機之一。

以當時的情況,突前的“戰11B”機群很有可能遭到F16C/D機群的迎頭痛擊。

關鍵就是,帝國空軍的“指8C”沒有跟上去。

前面已經提到,為了對付突擊的F15C/D,護航戰鬥機加速前出,隨後繼續向西北,也就是朝著特里凡的方向飛行。就算兩架“指8C”已經轉向跟進,可是速度太慢了,沒跟上戰鬥機的步伐。

因為F16C/D在空戰掛載狀態下,RCS值最大不超過10平方米,正面在3到5平方米之間,所以就算是理想狀態,“指8C”對F16/CD的探測距離也不會超過450千米,一般在400千米左右。

當時,兩架“指8C”距離最近的F16C/D編隊都有500多千米。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指8C”並沒有發現那些F16C/D。

此外,“戰11B”機群距離F16C/D的距離也不是很近,超過了150千米。

這意味著,“戰11B”的火控雷達同樣無法探測到F16C/D。

必須得說,紐蘭遠征航空隊的戰術素養很不錯。

為了避擴音前暴露,這幾十架F16C/D均採用雙機編隊,而且是密集隊形,長機在前面領飛,僚機在後方跟進,間隔距離只有幾十米,高度相差也只有數米,以最大限度的縮短敵機雷達的探測距離。

對F16C/D這類輕型戰鬥機,“戰11B”的火控雷達也就120千米左右的探測距離。

此外,E3B早就發現了突擊的“戰11B”機群,即E3B對“戰11B”的探測距離絕對不會低於400千米,在理想狀態下能超過500千米,而“戰11B”與最近的那架E3B的距離還不到300千米。

更加要命的是,因為“指8C”跟在後面,而且在前面的戰鬥中表現神勇,所以在擊潰F15C/D機群之後,幾十架“戰11B”全都關閉了火控雷達,準備在“指8C”發現敵機後再使用雷達。

顯然,這跟前面對付F15C/D簡直如出一轍,只是交換了位置。

當時,60架F16C/D已經散開,準備圍殲快速突擊的“戰11B”機群,而且在正面,也就是E3B前方的才12架。

這麼安排,跟AIM7F“麻雀”導彈有關。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麻雀”導彈的效能太差,命中率極低,所以F16C/D的飛行員更加願意使用AIM9L“響尾蛇”格鬥導彈,也就得透過機動,佔據有利的位置,比如敵機後半球。

AIM9L是紐蘭空軍的第一種具備全向攻擊能力的格鬥導彈,理論上,能夠攻擊迎面而來的敵機。只是實際使用中,為了提高命中率,依然得儘量在敵機的後方,也就是紅外輻射最強烈的尾部發射導彈。

為此,就只能從兩側繞過去。

其實,只留下少量戰鬥機在正面迎敵,讓更多的戰鬥機機動搶位,也正是大機群空戰的基本戰術。

不出意外,“戰11B”機群會被擊潰,40多架“戰11B”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只是,還真的出了意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