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重生2004:獨行文壇> 第321章 「茅盾文學新人獎」要變成張潮的形狀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21章 「茅盾文學新人獎」要變成張潮的形狀了! (2 / 3)

張潮不想就這個問題討論下去了,他問道:“飯塚容教授讓你來,不可能只是讓你轉述這些事吧?”

王震旭這才回過神來,再次深深低頭道了一聲歉,說道:“您知道‘中日作家互訪’嗎?”

張潮點了點頭,道:“這不是常有的事嗎?好像隔幾年就會來一次互訪吧。”

王震旭道:“是的。但是以往的互訪主要都是雙方互相邀請一些成名的大作家來訪,中國這邊的組織者是作協,日本這邊則是「日本中國文化交流協會」「日中友好協會」「日本筆會俱樂部」這些機構輪流舉行。”

張潮疑惑道:“這不是挺好的嗎?”

王震旭稍稍把身子往前探了探,道:“教授的意思是,中國進入新千年以來,文學風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出現了您這樣出色的青年作家。

往年的訪問活動,一直缺少青年作家們的身影,尤其是年齡在30歲以下的青年作家。所以教授想要促成中日兩國青年作家的交流。

特地讓我來中國,就此事向您尋求意見。”

張潮更加詫異了,問道:“這……這事也輪不到我來組織吧?這不是作協的工作嗎?應該讓飯塚教授直接聯絡作協的鐵寧主席比較好吧?”

王震旭連忙道:“就是因為想避開中國的作協,以及日本的那幾個老機構,教授才讓我特地來聯絡您。”

見張潮還是不理解,王震旭接著解釋道:“首先,根據教授的瞭解,中國30歲以下的、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作家,像您,還有韓涵、小四等人,都不是作協成員。

所以,透過作協來做這件事,名不正、言不順,甚至有可能被抵制——據我所知,像韓涵,就十分討厭這些官方機構。”

張潮:“……”好像確實是這樣。他們這一代青年作家,基本都沒有迫切要加入作協的想法。

一來對他們來說,現在作協幾乎無法提供什麼市場化的資源,頂天就是開個作品研討會,上個報紙,登個豆腐塊。

像張潮,邀請他參加作品研討會的邀請函靜靜躺在郵箱裡的至少有上百封,他後來連回復都懶得回覆了,更別說參加了。

二來目前各地作協人浮於事的情況比較嚴重,人員素質也是良莠不齊,加入以後反而容易惹來一些莫名其妙的社交關係。

所以哪怕鐵寧、劉恆等人幾次明示暗示,張潮都當沒看見。

不過張潮還是敏銳地從王震旭的話裡抓到了什麼:“你們還要邀請韓涵、小四?然後希望我來牽頭做這件事?”

王震旭點點頭,道:“這就是教授交代的第二點了——您是目前大陸青年作家裡聲譽最高、最有號召力的一個,如果這件事要做成,非要您的參與不可。

這次的交流活動,如果其他人牽頭,但是您沒有參與,那幾乎毫無價值。所以不如讓您來牽頭,即使到時候只有您訪日交流,那也不算太失敗。”

張潮:“……”過了一會兒才道:“教授是不是沒有打聽過我和韓涵、小四他們的關係?”

王震旭露出疑惑的神色——也難怪他不知道,張潮和韓涵、小四的“恩怨”都是張潮崛起早期的事情了,早就被後來一連串的風波給壓倒了搜尋頁的後面去了。

張潮嘆了口氣道:“這事情呢,要是不由我來牽頭做,那韓涵、小四他們還有可能參加。要是我牽頭了,那我……”

剩下半句話張潮沒好意思開口——“那我總不能只帶著「潮汐文化」的高管和簽約作家去吧?”

說起來,張潮現在還真不知道韓涵、小四最近一兩年在幹啥。韓涵大概還在賽車?小四大概還在辦他那個《最》系列雜誌?

就算自己和韓涵、小四沒啥恩怨,他也不可能答應飯塚容的這個請求。

這種牽頭的事看著挺威風,實則麻煩一堆。又不是旅遊團,事關涉外,稍不留神就惹得一身騷。

王震旭見張潮不肯鬆口,又道:“以往的交流活動,往往流於表面。多是請對方的作家到那裡旅旅遊、喝喝清酒、泡泡溫泉,交流內容也比較,嗯,‘膚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