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重生2004:獨行文壇> 第321章 「茅盾文學新人獎」要變成張潮的形狀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21章 「茅盾文學新人獎」要變成張潮的形狀了! (3 / 3)

說到底,在老機構的框架下,大家形成了一種默契,總是按照固有的模式執行程式。如果說50年前,甚至30年前,在兩國還不能暢快地互通訊息和人員往來地時候,這樣的交流有增進了解的意義。

那在中日可以自由往返,雙方在對方國內都有幾十萬常駐人員,網際網路已經如此發達的情況,還沿用舊的交流模式,似乎有些‘隔靴搔癢’了呢。

飯塚教授參與過多次這樣的活動,深感傳統的作家互訪機制已經無法承載曾經的使命,反而因為相互客氣、相互吹捧,形成一種新的成見。

飯塚教授認為老作家們暮氣已重,顧忌又多,所以不如讓青年作家來打破這種僵局——尤其是您這樣的青年作家!”

這一番話說得讓張潮不禁對眼前這個大自己幾歲的“華裔作家”改觀了一些。

飯塚容作為長期致力於中日兩國文學界交流的學者,有自己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如果沒有讓他接觸到張潮,可能也不會有促成中日兩國青年作家互訪交流的想法——但誰叫他偏偏遇上了張潮呢?

長期以來積壓在心裡的構思,一下就藉由張潮的影響力迸發出來了。

王震旭誠懇地道:“我之所以在說出這件事之前,講了《刑警榮耀》在日本引發的風波,就是想說中日兩國的文學界,彼此之間的瞭解都太淺薄了——當然,可能不包括你在內。

青年人是最熱情也是最坦誠的,青年人之間的交流才是‘有效交流’。我們也誠懇地希望,日本的青年作家們,能像我一樣,親身接觸到張潮君你這樣優秀的同齡人!”

張潮用手拈起茶杯,在指尖輕輕捻動著,不一會兒就道:“感謝飯塚教授的厚愛。不過他可能很瞭解文學,但不太瞭解中國……

我只能講,我會促成這件事,但不會當什麼牽頭人。如果事情能成,我一定參與其中;不成嘛,也不要太失望——本身這就是一件難事。

你覺得除了幾個老派左翼作家,日本現在還有幾個對中國有好感的文化精英?”

王震旭聞言,尷尬地不知如何回答,只能低頭表示“拜託了”。

張潮又看了看窗外,時間已經是下午2點多,蟬鳴聲越發密集,在槐葉間織成金箔般的聲網;竹簾篩下的菱形光斑已經開始爬上茶案,把冰裂紋茶杯燙出蜿蜒的琥珀色光痕。

張潮站起身來道:“好了,我要去工作了,估計那班老傢伙們要開始哇哇叫了。”

看到王震旭露出好奇的神色,張潮解釋道:“就是你剛剛說的‘暮氣已重’‘顧忌又多’的老作家們啊!”

王震旭嚇了一跳,剛要開口說什麼,張潮道:“放心,我嘴巴沒那麼大。——好了,你可以回日本去等訊息了,順便替我給飯塚教授帶個好。”

王震旭也站起身來,深深一鞠躬:“嗨伊!”

兩人這才一前一後,出了四合院,一個往南、一個往北,一個奔作協,一個奔酒店。

四合院離位於朝陽區東土城路的作協走路只要10分鐘,不過初夏午後的天氣頗熱,等張潮走進大會議室的時候,後背已經溼透了。

大會議室裡掛著一個大投影儀,連著一臺電腦正在不斷地展示著各種資料。「潮汐文化」IT負責人李萬東,正在不斷講解這些資料背後代表的各種含義。

以往此類評選多是各地作協還有各出版社上報人選,主觀性極大。這次引入「技術贊助」以後,開始充分利用網際網路資料來佐證入圍名單的客觀性。

這對於文學獎評選來說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所以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

老作家姜子龍一看到他就連聲道:“你跑到哪裡去了,現在才回來!剛剛有幾個資料,小李講不清楚,我覺還是要你來講。”

張潮道:“剛剛和人談事,忘了時間——對了,我又有一個新想法!大家聽聽看?”

話音落地,在座諸位腦門的青筋都開始跳起來。

張潮來「茅盾文學新人獎」組委會工作半個月時間,差不多一兩天就有一個新想法,偏偏還特別有道理,讓人至少要慎重考慮。

他是不參加評選,可是這個獎,都快成他的形狀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