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6張 只為徐子琅變態 (3 / 4)

貞觀十九年的正月,玄奘法師載著六百五十七部經書歸來,長安道俗奔迎,傾都罷市,偌大的城池,香菸嫋嫋,處處可聞佛法清音。

無異寶袈裝,無紫金缽孟,無通關文書,亦無敬酒惜別,有的只是一匹瘦馬,一雙布鞋,一紙阻止他出行的政令,以及玉門關前,手持長槍利刃的守衛。

那時邊境突厥作亂,下令加強戒備,禁止私自出行。以大唐律令之嚴,偷渡國境者,只有死路一條。玉門關外,八百里瀚海荒無人煙,可玄獎法師,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

才有瞭如今香菸嫋嫋的慈恩寺。

李青珩瞧著慈恩寺上空的嫋嫋香菸,便不由得想起,她每七日一次,一大早去為李琮求平安的日子。

她分明一次也沒有落下過,可李琮還是就那麼去了。

她以前覺得,人死可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可現在經歷了才發現,就算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離去,太陽還是會照常升起,晝夜依然會更替。

只是有些人的永遠留在了昨天,他們不會再出現,也不能改變什麼。

李青珩忽而感嘆問沈墨。

“你說,玄奘千里迢迢去天竺取經,值得嗎?”

現在來看是值得的,但依照當時的情況來看,他分明就是九死一生。

沈墨沉思了一會,淡淡開口。

“佛成道時,不知漂淪何趣,聞常人未聞之景,尋生平未尋之法,生死大海,足作舟楫可渡,無明長夜,焚心為炬,未見光溼,縱使蒙難,又有何憾。”

貞觀年間,佛法不統一,爭論甚大,是玄奘千里迢迢去取經,才換來佛法統一,給諸多信徒求來真法。

李青珩在一旁小聲念著沈墨方才說的那句。

“縱使蒙難,又有何憾。”

是啊,這些一腔熱血的人,就算是不成功,人生也是沒有遺憾的。

就算是失敗千次萬次,也許他們不會成功,可他們留下的那股勁在,他們依然可以名垂千古。

玄奘法師是這其中幸運的一個,但還有諸多不幸的人,例如辛棄疾,又例如陸游,終究是沒能看到王師北定。

再看沈墨,其實她應該讓沈墨去救一救大唐,也像是他們一樣,甚至去幫一幫沈墨。

可她有自己的任務,有自己的私心。

此事,以後再說罷。

過了許久,馬車出了從化門,走上了官道。

官道兩旁綠柳成蔭,有些樹都是貞觀年間種的,當年還只是一株小樹苗,現在已經成了參天大樹。

大唐的輝煌,已經不復當年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