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木棉袍子君休換> 《木棉袍子君休換》前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木棉袍子君休換》前言 (2 / 2)

憶帝京·木棉袍子君休換

『現代』顧隨

木棉袍子君休換。

畢竟春深春淺。

聽說杏花開,卻在深深院。

可惜太深深,開了無人見。

一陣陣、風兒迴旋,幾點點、雨兒蕭散。

長怪當年,道君皇帝,見了紅杏肝腸斷。

不怨杏花紅,卻怨雙雙燕。

結尾一句:“長怪當年,道君皇帝,見了紅杏肝腸寸斷,不怨杏花紅,卻怨雙雙燕。”我也在想,幾番木棉花開,雙雙鷓鴣來,念及時自問為何會如此相深愛木棉,才知何為肝腸寸斷。

“木棉袍子君休換”,詞意上雖然是“木棉袍子”,實則以物指人。不管多少年過去,即使你再擁有多華麗珍貴的衣服時,都不要替換掉舊年時我以木棉為你縫製的那件衣袍。其義就如同漢宣帝劉詢的故劍情深。

感觸頗深,每當念及此處,唯有三字,淚潸潸。

我忽然想起張愛玲《愛》中的一段話:“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故此小說中男主無意中巧遇女主的最後一句臺詞:“好巧,你也在這裡?”源於此處,既為問候語,也為結束語。

最後,以木棉花語獻與讀者一句話,珍惜你身邊的人,珍惜你眼前的幸福。

許辭涼

2019年10月3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