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這篇前言的時候,是整本書完成以後填補的開頭,因為很多話藏在心裡不吐不快。
《木棉袍子君休換》是我歸類於現言青春純愛疼痛成長類的一篇小說,它不類似千篇一律的蛀牙甜文。從我下筆的一刻起,每個角色幾乎都註定經過疼痛的愛情故事。祭奠我們曾抱憾逝去的青春。
小說由暗戀開頭,這是每個人成長過程必經的感情元素。喜歡和愛,我們往往會混淆,究竟“喜歡”是什麼,“愛”又是什麼?
這個問題很深奧,因為兩者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依賴,缺一不可。愛是在喜歡的基礎上加有深意,喜歡卻又是愛最原始的情愫開端。而暗戀的定義如果要定義在“喜歡”或“愛”上,那麼我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
每個人經歷過的暗戀,酸甜苦辣鹹。而我的暗戀,帶來的是酸吧!很多年以後我再回想,不管當年是不是對自己喜歡的那個TA告白過,或者沒說過,想起來再後悔萬分的時候,擱淺以後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很多年以後再跟我暗戀過的TA聊天時,那時的自己已經是一種很隨意的心情去講當年對他的暗戀,他說了一句讓我記憶很深刻的話:
“喔,那時你又不說。”
很簡單的一句話,那一刻心情真卻是無法用語言無法形容的。我意識到擦肩而過真的只要一瞬間,但是回過頭來去發現你曾經“擦肩而過”過,我卻用了很多年。
在這本小說裡,我最痛心的莫過於葉窕的死,以至於徐子凡對她的懵懂愛意,那是因為遲來而變成“永遠未讀的暗戀”。
次之痛心的則是向浠焰,(“浠”字讀音同“西”字)。向浠焰是我在《木棉袍子君休換》小說裡面塑造得很完美的一個角色,出生,性情,樣貌,才華都是上等。有水的柔情,火的熱情。她一生的不完美,就是她的愛情。
向浠焰這個名字一開始就註定了她結局,“歸向水火”,暗喻她於火海中跳海而亡,也間接引發了男主與女主“朱麗葉與羅密歐”式的愛情遺憾。
男主向冬漾對木棉的愛,是我自始至終認為,那是愛屋及烏。
這個詞出自於《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反之,則“不愛人者,及其胥餘。”
愛屋及烏是最美的一種愛情表達,中文表達表達就是:你愛這間屋子,就要連同去愛屋簷上的烏鴉;西方的表達則是:你愛我,就要連同愛我的狗。(Love&ne&ny dog.)
而我眼中最高尚的愛屋及烏,就是你愛他,就應該愛他所愛的一切,包括他愛的女人和他的孩子。
從暗戀的情愫在我心裡長起的時候,導致我深愛木棉的原因,正是源自愛屋及烏,從當時愛到至今,包括以後。但是如今漸漸回想,以至於我會分不清我愛的是他亦或是木棉。
當我決定為曾經的一份暗戀情愫,由木棉情懷而起,杜撰編成小說,為曾經留一點存在過的證據。
命名時,腦海裡就出現了顧隨的《木棉袍子君休換》。一拍手,就決定為小說題目取自詩中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