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章 死無對證 (3 / 3)

上面的帶隊的副千戶是我們的相熟之人,他曉得關係的厲害!

再說,大掌櫃給了他兩千兩的水腳銀,他正和一幫手下在大鳳酒樓樓逍遙自在得很呢。”

趙雄沉吟了一下講道:“那這些沙船回去的時候,沒有人操作,大冬天的,在水裡泡著,不是白白瞎了。”

王東海解釋道:“哪能呢!

帶隊的千戶是徐州衛的新人,但很識趣,早就躲得遠遠的,咱們把糧食搬空以後,我們順手把沙船賣給新成立了一個沙船幫。

他們一改頭換面,就是戶部查起來也死無對證。

何況那個沈天虎副千戶每年都這麼幹,他上級默許了,他們也要在運河裡淘水吃啊!“

趙雄現在才知道,大康朝漕船短缺是有原因的,原來漂沒糧食以後剩下的沙船以沉沒上報戶部。

不過戶部裡面都是人精,只要下面的人處理乾淨,他們才懶得理呢。

現在,漕糧在南方堆積如山,不得不僱尋民船入運河,實在不行就加派軍船夾帶。

僱用民船的價,在開國年間時“每船費水腳銀七八十兩,少亦不下四五十兩”。

現在永平15年“每隻費價大者150兩左右,小者都要100兩起價,運費整整翻了一倍”。

這筆費用無一定來源,先是從原本盤剝的輕齎銀內動支,“倘有不敷,借倩累軍”。

軍機處的人想到了一個方法,一度以所缺運船上的運軍行、月糧支給,後來則由地方有司支給。

還有,民船對應的水腳銀,常被剋扣。

漕船經過關還免稅,但招募百姓船就沒有一個逃脫的人,鎖弔拷打勒,數而且倍的。

受僱人上了運糧船上的確是一場災難。

每次遇到僱募的船戶有揚帆逃走的人,有一些船的人,有沉河的人,避之唯恐不及。

當然這都是後話。

現在的趙雄還不瞭解這些事,即使瞭解了,憑他的能力也就是護住助韓莊鎮附近民眾不被僱用而已。

王東海望了望天,碼頭的夜空,黑沉沉地繼續說:“爺,剩下的漕糧今天晚上一定能搬空,你不用等了,早點歇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