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章 死無對證 (2 / 3)

趙雄問過跟在身邊的王海福,這裡的每艘漕船的平均載重量為500石。

這幾十艘落地帆的淺水沙船是從徐州的廣運倉開出來的,他們本來跟著大隊是要開去通州,現在,李海死了沒人命令他們。

大掌櫃一出面這一攪和,那幫在船上監督的兵頭也樂得賣個人,就情喜滋滋上岸了,好幾天都在青樓沒出來了。

現在韓莊閘福字碼頭剩下運其他貨的幾百多條淺水沙船,就要等待第二天最後一次開閘,透過韓莊閘進入微山湖。

趙雄又想起了太監安德海的那隊沙船,他算了一下,現在估計已經停靠在韓莊運河的七閘之一,頓莊閘碼頭。

自從京杭大運河改線,越發的落寞,徐州過來臺兒莊的沙船,皆由年久失修的河路,以人力挽拽而行。

一百幾十華里整整拽了十天還算快的,一旦枯水期行船慢得像蝸牛。

現在人做過實驗,正常來講,漕船從南方載漕米至通州後,汛期空載返回淮安之際,需要航行64日。

以2760裡的路程除以64日航程,每天的平均航行距離為43裡。

這個速度相對裝載漕米北上時的速度快60%。

由此可知,是否裝載貨物,對漕船行駛速度的影響很大。

但是實際上,大康朝限定漕運的期限,淮安至通州壩二千七百六十里為限一百日。

由此可知,漕船的航行日數有著如上的限制。

山東內運河共1302裡,限40日,故每日平均航行32裡。

跟趙雄估計的差不多,此時安得孩的二十幾條沙船,停靠在頓莊閘。

離韓莊閘,還有七八十里水路,後天封閘前是無論如何也趕不到的了!

現在的安德海站在船頭上,遙望著黑黢黢的大運河,尋思到明天韓莊閘都封了。

這是敏感時期,像趙雄這個沒入流的小官,是拿不出任何主意的,那他只有求王府了。

趙雄皺著眉看著,福字碼頭5號棧道兩邊的沙船,小聲問著王東海:“入庫了多少!”

“入庫了9成,還差這些船,午夜時分就應該差不多了!”

趙雄緊接著又問道:“你們運走糧食,那些漕船上的漕丁,該如何處置?”

王東海隨意地答道:“這隊船一共是五十六艘二等沙船,他們最晚從徐州上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