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的秋天落葉繽紛,晴初霜旦,遠山澄碧霧,殘菊猶承露,一片肅穆清冽。雖說肅穆清冽,但是有太陽的地方便暖烘烘的,御花園已然秋色滿園。自從上次玄默進宮診病開藥,太后氣色日漸的好了許多,今日太后、皇帝、皇后、惠妃、長公主一眾人等閒來無事到御花園賞玩。
皇帝說道:“近來兒臣朝事紛亂未曾給太后請安,母后勿怪。”
太后說道:“你身為一國之君,不必為這些瑣事勞神,哀家近來身子好了許多,不似前些日子那般睏乏。”
皇后說道:“是啊,太后近日來氣色好了許多,用膳也比往日要多一些,看來那許先生真是有些手段。”
提到玄默,眾人臉上各有不同,只是都掩飾得極好,只聽太后說道:“這個孩子年紀雖小,醫術當真了得,不提哀家差點忘了。”太后轉過頭對皇帝說道:“我看太醫院盡是些俗手,許先生醫術不錯,不若讓他到太醫院供職罷!”
皇帝說道:“早聽聞他醫術了得,不想給母后也診過,看來確實不俗,只是進太醫院也要徵詢許先生同意,他日丞相進宮朕讓其轉達,看作何答覆再議吧。”
太后說道:“也該如此,彆強迫了去,畢竟是醫者,委屈了反倒不好。”
皇帝應諾,眾人心思各異,又敘了些閒話。後又聊到夜幽國使臣入京,只聽太后問道:“我聽著夜幽國想要和親?”
皇帝說道:“正是如此,只是兒臣尚未應允。”
太后說道:“本來國事不該問的,只是畢竟是要嫁女兒,百姓人家都是父母之命,何況哀家是大禹的太后。”
皇帝賠笑著說道:“太后說的是,所以兒臣未敢擅自做主,想著還是要請母后做主。”
皇后畢竟陪王伴駕多年,瞭解皇帝心性,便說道:“自然是要母后做主的,再者說夜幽國彈丸之地怎能配得上我大禹皇妹。”
長公主有點泫泫欲泣地說道:“還是母后和皇后娘娘心疼奴家,要依著皇上的意思還是要我嫁過去的。”
皇帝無奈地說道:“朕哪裡就讓你嫁過去了,這不是殿前我沒有應允嗎?”
長公主向來會利用一切周遭情景,在此之下只是各種不依不饒。太后勸慰地說道:“好孩子莫要再鬧了,哀家在一天也不會讓你受半點委屈的。”
長公主方才作罷,說道:“母后千萬要為兒臣做主。”
太后說道:“這不是給你做主了嗎?不過哀家聽說夜幽國太子人才出眾,氣度不凡,可有此事?”
皇帝說道:“確實如此,此子能屈能伸,不卑不亢,雖說是質子之身,其做派非同尋常。”
太后聽罷,有些感慨地說道:“要果真是什麼英雄人物,倒也不辱沒了陵兒。”
長公主搖著太后的手臂說道:“母后,您怎麼能這樣。”
太后說道:“別搖了,哀家這老骨頭被你搖散架了。哀家就是說說,夜幽國現在畢竟是附屬國,還是要給些恩遇,不能一味鎮壓,這樣會適得其反。”說罷拍了拍長公主手背。
長公主說道:“母后,您就捨得我嫁去他國,只怕終身不得回來。”說著便帶著哭腔,眼見就要落淚了。
太后說道:“好孩子,莫要哭,哀家只是說說,並未真就答應了這婚事,你這般鬧些什麼?”略作停頓接著又說道:“況且祖宗基業得來不易,身為皇家人自然要分憂的。為孃的哪裡願意自己孩子遠走他鄉的,只是就情狀而言還是要挑一門戶相當的姑娘家,嫁過去方為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