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刀劍山河錄> 十二、鎬京城質子入京,正德殿使節提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十二、鎬京城質子入京,正德殿使節提親 (1 / 3)

初秋的北國,草木不待黃而落,眾鳥有信欲南飛,本是收穫的季節,而今幾家歡樂幾家愁,再看戰後淒涼地,悲慼之感撲面而來。

夜幽國指揮使韓書良帶領一干議和之臣如同這滿目淒涼一般,步履沉重神情悲慼,戰場難敵,只能在和談中儘可能保證國家之尊嚴。雙方見禮畢落座,只聽龐博率先開口說道:“我方之議和條款已然呈奉貴國,想必貴使已然瞭解箇中詳情,不知貴國君是否已然應允,如若應允,便籤議和條約。”

韓書良說道:“太師且慢,我方也有條款呈上,請貴使一覽再談。”說罷便遞於龐博,只見龐博看完之後陰晴不定,說道:“既然貴國沒有和談誠意,那便不談也罷,貴國準備接戰便是!”說罷便要起身,只聽韓書良說道:“且慢走龐大人,既然為和談,必然要相對公正,也要談了才可定奪,何故一言不合便要罷和,如此大人豈不是有負於貴國恩信?”

龐博繼續說道:“我方所提條件絕不退讓,此乃我大禹上下一心之決議。”

韓書良說道:“我方所提可向貴國歲歲進貢白銀一萬兩,稱臣五年,然大禹必須歸還所佔領的金州一州之地。我夜幽也絕不會派質子入京,更何況乃是我國之儲君,儲君受辱和異於辱我萬民,所謂君憂臣勞,君辱臣死!”

龐博說道:“你所呈條款不容再議,既無誠意何必求和。”雙方你爭我吵,無有讓步,一時爭執不下,只能就此罷休,如此情景一連數日,這一日,龐博失去再談之耐心說道:“貴國準備接戰便是,不必口舌之爭。”雙方就此決裂,各自憤憤而歸。

雖說王彥龐博素來不睦,然在國之大事面前,王彥自然深明大義,眼見和談落空,他便命令三軍圍困奉天府,日日叫陣。奉天城內,耶律雄才本來殘燭之軀,又得見兒子兵敗重傷,無力交戰,不堪其辱急火攻心而死。夜幽國上下無不悲慟異常,耶律鎮北本身有傷在身,父親又如此夭亡,箭傷迸裂遲遲不愈。只有耶律安南一人又要忙於父親後事,還要戍守奉天府,真是分身乏術,夜幽國艱難日益加重,不得已夜幽國君又請諸臣議事,含淚說道:“不想我夜幽國內憂外患,就連上將軍耶律雄才也離我而去,真是天亡我也。”

說罷群臣拜而同泣,場景極為淒涼,良久指揮使韓書良說道:“吾皇節哀,臣不曾想大禹如此決絕,只怕其中條款只能再做讓步,議和方能免遭戰火。”

夜幽國君說道:“依指揮使之見該當如何?”

韓書良說道:“臣願再去大禹軍內議和,力保吾皇無憂,百姓免受塗炭之危。”

夜幽國君只能應允,便再度遣使送書,商議和談。

大禹軍帳內,龐博說道:“夜幽國國力不濟,不能再戰,絕不可議和,請王將軍全力攻下奉天府,蕩平夜幽國。”

王彥最知自家事,自知三軍圍城可行,攻城絕無可能便說道:“龐太師有所不知,雖然此刻看似我軍兵鋒正勁,實則連戰之下,三軍疲乏,如若強行攻城十萬將士則死無葬身之地,所以煩請龐太師準夜幽國和談之請求。”

龐博欲要再言,又不得要領,軍權在彼,無可奈何,只能憤憤答應。

自此雙方再次回到談判桌前,其中你爭我奪爾虞我詐在所難免,雖然夜幽國做了極大讓步,唯獨質子入京一條至死不從,雙方再度陷入僵局,夜幽國指揮使韓書良回報國君說道:“大禹國必要質押我儲君,絕不讓步。”

夜幽國君說道:“我兒而立之年,一向仁愛賢德,孤甚為滿意,將來必是我夜幽國一位賢明君主,如何能受此等羞辱?”

眾臣皆言是,唯獨夜幽太子夜幽齊說道:“父皇,兒臣身為夜幽國儲君,在此危亡之際,理應挺身而出,救社稷於將覆。”

眾臣連忙跪地哭道:“臣等無能致使殿下受辱,萬死難辭其罪也。”

夜幽齊說道:“自夜幽建國以來,全賴眾臣前赴後繼報效而能保境安民,今日身為儲君我自當回饋臣民免受亡國滅族之恨。”

夜幽國君掩面而泣,說道:“我兒真乃天賜仁愛,如此胸襟就算為質將來也必能成就霸業,報今日所受之恥辱。”

說罷君臣不免悲慼,無可奈何,只能聽之任之,遣使送信再做議定。

隨著夜幽齊的自薦為質,雙方和議終於達成共識,其中首要幾條為:一,大禹國所得臨渝關至奉天府之金州,一州之地歸還夜幽國,而金州自此以後便為雙方自由貿易區,免收稅賦,夜幽、大禹雙方子民可以自由通婚,雙方各派衛士共駐其間,維護貿易區之安危;其二,夜幽國向大禹稱臣二十年,每年納貢十萬銀兩,良馬千匹,其他財物若干;其三,夜幽國太子為質五年,期間不得回國。

至此由王彥用計引起的兩國外交事宜終於落下帷幕,龐博也順利完成此番議和任務,心中甚為愉悅。為求保護夜幽齊安危,夜幽國要求派遣隨護,被龐博嚴令辭絕,只許帶兩人隨護,另有幾人為朝覲使臣,龐博自然不敢讓太子齊在自己手裡出事,便問王彥要了一百衛士,龐博趾高氣揚的帶著一干人等浩浩蕩蕩地奔京城而去。

王彥等人返回臨渝關,整頓邊備不在話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