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太如今是大獲全勝,馬丫讓她做個仁慈之人,給大奶奶一條生路,這對於三太太的名聲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再說,三太太在這次事件中,她就沒有錯?她要不是跟大爺真的有一腿,誰敢說她的不是啊?!
只不過老爺老太太要顧全大局,沒有問責罷了。
當然,主要責任是在大爺,老爺準備夜深人靜把他招來神不知鬼不覺地捶他一頓,可大爺躲的遠遠的。
躲的遠遠的,就是知道自己錯了。已知天命的大爺,嚇得出去兩個多月連家都不敢回,天可憐見。
老太太便跟老爺說,這事就不要追究了,剛好借兩件喜事下來,這不是剛好給大爺一個臺階下嗎!
要是真的再找大爺的麻煩,這又不是什麼光宗耀祖的事情,老太太說他們兩的事情就如同一泡屎,不撥弄不臭,就讓它幹晾著,時間久了,別人再提,那也是硬邦邦的,臭不到祖宗那裡去。
要是誰再提,孫府的人就能回懟,你親眼看到了?若是把你給捶一頓說你毀壞孫府的名聲,你都沒地方說理去!
老太太這麼說,是確定大爺不敢再跟三太太來往了,即便是大爺狗改不了吃屎,那三太太還要顧及對兩個孩子的影響呢。
三太太就是再不要臉,不可能那自己的孩子的前程做耍吧?!
老爺就想,本來這事就怪大爺,那三太太是個寡婦,大爺長得又那麼偉岸????????????唉,女人嗎,畢竟是女人????????????
老爺就把這事給壓到心底裡去,再不翻它了!
如今孫府不管是什麼事,也沒有孫豹的升官和蓮兒將成為基兒的側妃強。
老爺心情又是怎麼敞亮的呢?
本來孫府是打算蓮兒嫁給基兒做正妃的呀,可皇上忽然改變了主意,這是怎麼回事呢?
皇上沒有直接跟老爺解釋,而是透露給老爺的親家周大清的祖父的。
皇上的意思是,這是基兒的老師的意見。
基兒老師,也就是太子少師,這人姓姚,福康帝之所以舉兵成功,他是立下第一大功的。
當初就是他要福康帝,帶領一隊輕騎,繞過惠武帝的大軍,直搗惠武帝的老巢南都,才逼走惠武帝,奪了帝位的。
福康帝說,姚大人給蓮兒相面,覺得她跟基兒不合,所以福康帝才另外選了個胡姓女子做了基兒的妃子。
不過,福康帝為了安撫一下孫府老爺那顆拔涼拔涼的心,做了兩件事,一件就是要老爺選個孫子,福康帝要升他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