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孫府的孫子被升官,那不是因為他立功,而是得了皇上的恩澤。
要是立功那應該是誰立功升誰才對,怎麼要老爺自己選呢?
皇上這麼做,是想讓老爺心裡舒服,他喜歡哪個孫子,皇上就滿足他的要求,升他的官,結果老爺選了根正苗紅的大爺的兒子孫豹,孫豹可是大太太親生的啊!
第二件,皇上忽然在升了孫豹官的第二天,又下旨要蓮兒明年進宮給基兒做側妃,真是好事成雙啊!
那麼姚大人既然說蓮兒的面相跟基兒不合,為什麼皇上又要蓮兒給基兒做側妃呢?這原因恐怕只有鬼知道!
事實上,馬丫說的對,那是因為皇上忌憚孫家的勢力,自己在位時平安無事,太子在位時也沒什麼問題,等到基兒在位呢?基兒會不升皇后孃家人的官,不重用皇后的孃家人?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只要蓮兒以後不做皇后,她受制於胡姓女子,孫府想抖起來都難。
再說基兒可不是簡單的人物,福康帝最喜歡的就是他。
福康帝這麼安排,借姚大人這個人,把這件事算是給圓過去了。
可後來福康帝感覺不對勁,基兒大婚那天,他都悶悶不樂。
福康帝這才明白,自己給基兒定下胡姓女子,基兒是滿心的不快樂的。原來基兒還是鍾情於蓮兒的。
蓮兒漂亮麼,蓮兒又會玩,會跟基兒鬥蛐蛐,福康帝就想,這孩子????????????
因為一段婚事倒惹得孫子不高興,福康帝心裡也苦啊,他是為孫子好啊,可孫子不領他的情!
可這話還不能跟基兒說,說了也沒用,說了以基兒現在的年紀,他還不懂。
所以福康帝好事做到底,不就是基兒想要蓮兒嗎,給他就是,免得他一離開自己,就吊著個臉子。
再說當初自己把蓮兒叫進宮裡來,不就是給基兒準備的妃子嗎。福康帝之所以改變主意,就是因為上回福康帝跟孫府的子孫一起出徵,看著他們威嚴地騎馬立在隊伍的前面,一個個器宇軒昂,福康帝有些反悔了。
好在經過跟姚大人商議,姚大人給出安撫這樣的計策,這事才算圓滿!
基兒也開心了,孫府也對福康帝感激涕零,何必又落下個仇恨呢?!
福康帝之所以把姚大人給搬出來做擋箭牌,老爺還沒有辦法,這姚大人他可惹不起。這人老謀深算,能從一介布衣,要拜見北王送給當時的北王一頂白帽子(意為北王的王字上面加一白字,是皇上的皇),老爺就清楚自己就不是人家的對手!
其實最終觸發福康帝要安撫孫府的,還是因為基兒放不下蓮兒,即便現在福康帝不給基兒做主娶蓮兒,福康帝心裡也清楚,蓮兒想嫁出去也難,蓮兒遲早還是基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