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墨家之人。”
顧擔目光流轉,問道:“當日那些宗師,應該都在此地了吧?”
“小友既非墨家之人,何必要如此行事?感你氣血,旺盛勃發,其勢如沖天之龍,合該正值壯年,往後餘生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可以去做你想做之事。
為一時頭腦發熱而捨命相搏,實非明智之舉。墨丘其人,我也很是欣賞,可惜為人過於剛直迂腐,不懂得退一步的道理,到最後又落得下什麼?
若非我勸阻,怕是屍骨都無安身之地,這樣的下場,豈值得旁人效仿?僅為一時之快,不顧大局,平添傷亡而已。
小友如此年輕,聽我一句勸,回去吧。”
白尋道語重心長的說著,當真是端著前輩的模樣。
在當初墨丘來的時候,他曾與墨丘有過爭論。
墨丘秉承為道義赴死,粉身碎骨也渾然無懼。
而他則堅持認為識時務者為俊傑。
明知改變不了還非要強出頭,最後又能得到什麼?
墨丘的下場,給他平添了佐證。
當初他若是學墨丘,死後有沒有人會為他收屍呢?
怕是沒有吧!
心中雖不認同那般做法,但白尋道還是頗為欣賞這樣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有他年輕時的影子。
顧擔本不想理會他,但聽到白尋道為墨丘安葬之後,還是決定說上幾句。
“徒增傷亡?大局?”
顧擔眉頭微挑,“我沒記錯的話,是四國聯軍主動入侵,甚至屠城的吧?若說是看不過去宗明帝所作所為,要討伐其霍亂百姓,不顧蒼生之舉而犯,屠城又是何種解釋?
你們從羽州、揚州之地抓到的大月百姓,難不成是要送回國內好好吃喝享受的?無非是當做奴隸而已。
墨兄看不得這些,憤而動身,便是不顧大局?你的大局,便是讓一群百姓做牛做馬,來為自己的榮華富貴添磚加瓦?”
顧擔指了指身後,那是源河決堤的方向。
“你的大局,是挖開華源口,水淹無數百姓,泯滅無數良田?
這退一步,便是千百萬人的萬劫不復,又何來退一步的道理?
想做惡事就做,真做惡事也只能說是個惡人,你若從一而終的做惡事,指不定還會有沒被你惡事殃及到的普通人誇讚你一聲梟雄、殺伐果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之類的誇讚.”
顧擔的目光嚴肅了起來,聲音也重了不少,“可做惡事還要給自己披上冠冕堂皇的外衣,說什麼大勢不可逆轉,滿口為你好的道理,那就太讓人作嘔了。
添上一個識時務的面具,到底是為了別人好,還是想讓旁人同你一樣,你自己心裡應該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