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將軍,前方五里樹林處沒有埋伏。”
“稟將軍,前方十里沒有秦軍伏兵。”
……
前方斥候不停探查回報,讓跟在大軍中行進的景同十分安心。
此番項渠北上,是準備讓景同率五千人殿後,負責造船和從睢水西岸運送糧秣輜重的,對軍爭之事來說後勤十分重要,必須要有大將鎮守。
但景同拒絕了。
他在上次泗水之戰中被秦將趙佗留下了心裡陰影,生怕項渠進軍彭城的路上又被趙佗埋下伏兵,重演昔日泗水之事。
所以景同勸說項渠,讓其他將領負責後勤和糧秣轉輸的事情,他自己則跟在項渠身側,為其時時警醒。
他怕項渠一時衝動,被趙佗伏擊,落到和左司馬昭平一個下場。
項渠與趙佗數次交鋒以來,皆是落於下風,對於這個敵手也頗為忌憚,被景同這麼一說,他也覺得有道理。
便下令讓麾下部將帶五千兵馬負責後方接應,他自己則和景同,以及從相邑支援的蔡武共率三萬大軍北上,直取逃向彭城方向的趙佗部秦軍。
一路上,景同吸取上次被秦軍埋伏的經驗教訓,在大軍之前廣撒斥候騎兵,探查前方道路上所有可能遭遇秦軍埋伏的地方。
不過秦軍這次似乎沒有以伏兵攻擊的打算。
楚軍連續趕路數日,終於到了彭城以南約四十里處,一路沒有發現秦軍伏兵,直到斥候回報在前方發現了秦軍的壁壘。
“秦人在道路正中修築壁壘,以阻我軍?”
景同聽完軍情彙報,臉色一變,轉頭看向主將項渠。
項渠神色冷漠,低語道:“斷路起牆,想要將我軍擋在南方,拖延我軍行程,好回師支援彭城嗎?”
“這趙佗倒是有一手。”
在項渠對此事的分析中。
他認為趙佗很有可能是留下一部兵馬在此處修築牆壘阻擋自己,拖延時間,趙佗自己則率領剩下的秦軍回師彭城,圍殲項越的東楚軍。
“壁壘?”
“看我將其擊破!”
項渠一拳狠狠揮下,聲音斬釘截鐵。
睢水之畔,他破釜沉舟準備和秦軍大戰一場,結果秦人夜遁,空營以待,讓他難受到了極點。
如今一路追擊下,終於發現了秦軍的蹤跡,項渠正要奮力一戰,好狠狠發洩心中怒火。
楚軍在休憩飲食後,立刻北上,直驅秦軍所築壁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