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賊!”
“惡徒!”
“這是我一家的活命糧啊!求求你們,看在同為楚人的份上,不要全搶走了。”
“秦軍要糧食還會給吾等錢,怎麼我楚國的軍隊卻要來空手白搶?”
“錢?你們竟然還敢收秦人的錢,把錢一起交出來,要不然你就是秦人走狗,乃公砍了你們腦袋!”
“嗚嗚嗚,你們搶糧食就算了,怎麼連釜甑也要搶走!”
……
竹邑城中,哀聲遍地,哭嚎滿城。
在秦人撤走,楚軍光復此地後,竹邑的楚人居民並未迎來自由幸福的生活。
相反聚集在城外的數萬楚國大軍,竟然派人入城從他們手中搶掠糧食。
按理說秋收才過了兩三個月,城中糧食應該會充裕不少。
但可惜秋收完的第一時間,楚軍就徵收走了大部分糧食,運到前線供應項燕大軍。
之後秦軍抵達,項渠又提前將竹邑的府庫存糧搬了大半,剩下的一把火燒了個乾淨,一點都不給秦軍留下,意圖讓秦軍搶掠此地楚人,激起民怨,等到楚軍反擊時這些人便可舉旗相迎。
結果秦軍確實徵了城中楚人的糧食,但這些楚人的怨氣卻不多,一來是秦軍尚給這些楚人留了最低的活命糧,省一省還是能夠一家人活下去的,捱到開春後,撿點野菜果蔬,又要再寬裕一些。
能活下去,自然就沒人願意用命去拼。
二來則是秦人給了錢,用錢強行購買和空手白搶可是兩個概念,故而此地楚人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對秦人的厭惡並不多。
特別是相比如今收復此地的楚軍,這些所謂的一國同胞竟然開始強搶本地楚人家中的最後一點活命糧食。
有熱血壯士奮起反抗,守護家中存糧,被楚軍士卒當場斬殺。
也有人張口叫罵,被按在地上割去了舌頭,只能嗚嗚叫著,滿嘴是血。
還有各種婦孺老弱的哀嚎哭泣聲,不絕於耳。
“稟將軍,我軍從城中已徵得軍糧,可供我軍食用七八日,釜甑等一應器具也補充完畢。”
“嗯,這些糧食足夠趕到彭城了,速速派遣斥候北上,探明秦軍方位。同時讓士卒在此休憩一夜,明日便要啟程出發。”
項渠滿臉冷漠,他自然聽到了竹邑那些楚人哭天搶地的哀嚎聲。
但他不在乎。
缺糧吃算什麼,如今整個楚國都缺糧。
如果他不能快速擊破趙佗,收復彭城,打通東北方的運糧通道,要不了多久,淮北戰場的幾十萬楚軍全都要餓著肚子被秦人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