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寫出鵝鵝鵝的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了。
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說《詠鵝》就是此時所作。
他還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
他起草著名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斗平,暗鳴(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氣吞山河。
武則天讀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皇然問:“誰為之?”
或以賓王對,武則天感嘆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對,你沒有看錯。
此時的駱賓王正參與徐敬業的造反中,哪有什麼功夫管這些事。
如此這般的數下來,魚幼薇實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這也是她所在的青樓耗時良久卻依然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本原因。
不是不明白輸給蘇玉京的根源所在,也不是吝嗇不捨得花費,而是……
遍數洛陽城,乃至整個天下,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人!
大唐三百六十州,外加那八百羈縻州,當今之世,除了文章四友以及陳子昂、宋之問、駱賓王之外,還有誰堪與東方虯爭鋒?
難倒是眼前這個月白道衣的少年?
任魚幼薇再怎麼破罐子破摔,再怎麼敢想。
也無法把李行周放到能與東方虯比肩的地步。換了這時代的任何一個人都是如此。
腦子裡紛紛雜雜的閃現過這些後,魚幼薇心中被李行周的自信激發起的希望隨即黯淡下去。
冷靜的思考之後,這少年……終究不過是一個自大的狂生罷了!
與東方虯爭鋒,怎麼可能……
“好了”
李行周寫完後轉過身來,卻見沈魚幼薇愣在了那裡,臉上一副心灰若死的表情。
他也沒湊過去,淡淡一笑的回了坐處,復又滿斟了一樽波斯葡萄釀。
反倒是柿子在一旁一邊磨墨一邊津津有味的讀著。
練被墨汁汙了手都沒發覺。
良久,琉璃樽中那兩尾小冰魚都要融盡的時候,魚幼薇才從自己的思緒中走出來。
既然寫都寫了,還是看看吧!
緩緩的挪動步子,魚幼薇走到書案前低頭看了下去。
當時柿子正在沉迷在李行周的筆畫中,忽然感覺一陣暗香襲來。
柿子抬頭一看,他念念不忘的大白兔就在眼前,他當時鼻血就要上湧。
幸虧李行週一把扶住他,不然他辛苦維持的形象,就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