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現在,不好意思,大唐還沒有到巔峰。
而且這個著甲率可不止是鐵甲,皮甲也算甲,所以歷代裡面士兵能穿鐵甲的比例更低了。
要不然野豬皮也不至於帶著祖上留下的十三副鎧甲就敢起兵,歷代藏匿鎧甲都是罪同謀逆的。
這個就相當於人家一群步兵拿著槍在那突突突,你開個坦克過來了,大家都拿你沒有辦法,殺傷力不說單是士氣的影響都是致命的。
尤其是一些小地方,只有一些衙役
鄉兵,人家砍你三刀沒事,你一刀下去對方就掛了,這誰受得了。
而且歷代穿鐵甲的,那都是選的軍中身材高大力氣大身姿挺拔的人,本來人家就高你一個頭,穿上鎧甲之後更是連打都打不動,虎入羊群也不過如此。
李世民有一支精銳號稱玄甲軍,正是因為全部裝備鐵甲,所以才能無往不利。
李恪把鐵甲的製造價格降低到四分之一,也就是說以前大唐一年只能購買五千副鐵甲,現在能買兩萬副了。
大唐要是裝備十萬鋼甲士卒,那麼對上任何一場戰爭都可以是單方面的屠殺。
有人總喜歡說大宋弱,但是大宋弱是弱在形勢,弱在君主,弱在思想等等,唯一不弱的就是士卒,大宋士卒打仗那可是贏多輸少的。
因為大宋有歷代最強的鐵甲步兵,著甲率也是歷代最高,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之多。
李世民看著李恪:「你這麼好心?有什麼要求說吧。」
李恪把新雕刻的貞觀通寶交給李世民:「稟告父皇,兒臣想讓父皇同意由兒臣開始鑄造新錢,並在合適的時候進行發行。」
李世民接過李恪雕刻的新錢翻看了一下:「你這個錢怎麼搞的這麼複雜?這樣豈不是增加了鑄造難度?ap.
而且大唐已有開元通寶,為何又要重新鑄造新錢?」
李恪解釋道:「開元通寶私自鑄造的情況已經普遍,各私鑄作坊為了牟利所鑄造的錢幣良莠不齊,甚至有含銅不足五成的灰錢,還有重量沒有關鑄錢幣三分之一的半錢流通在市場。
加上歷代錢幣沒有禁絕,世面上流通的錢幣混亂,百姓不懂的認錢之法,導致不敢用錢,只能以物易物,導致物價沒有基準起伏不定,給大家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兒臣想鑄造的這種新錢,因為花紋密集精細,邊緣有鋸齒紋防止被人惡意磨錢。
這種錢只有兒臣或者大型作坊使用機械才能鑄造,避免了仿造的危害,而且因為新錢質量好,和各代錢幣都不一樣,方便百姓辨認,可以避免舊錢的大部分問題。
至於如何製造,兒臣打算研製新機器用機器製造節省成本,就像這鍛造甲片一樣,用新機器造幣,不僅圖樣文字清晰,成本可能比官鑄開元通寶還要低。」
李世民看了看李恪新刻的貞觀通寶,又看了看那些甲片:「搞了半天,你這甲片是鑄幣機器研究的意外收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