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鎖定張延師,這老傢伙不簡單,官拜左衛大將軍,檢校左屯營軍務。他大哥張儉,他兄弟張大亮,都是初唐名將,也都戰功彪炳。張家有個綽號,人稱三戟張家,他們兄弟三人,皆府門立棨戟。
棨戟是長木戟,包裹著赤黑繒,是身份的象徵。三品以上官員,朝廷賞賜棨戟,類似光榮軍屬。平時立在府門外,出行時做為儀杖。武康初任千牛將,從三品的武官,朝廷賞賜一根,立在修真坊武宅。
坊間百姓路過,都會面露敬畏,自覺保持安靜。不過武康出行,向來輕騎簡裝,從不用它開道。杵門外風吹日曬,向來懶得包養,估計都腐爛了。等回到成安,找朝廷更換,畢竟關乎顏面。
步兵對戰結束,騎兵開始交鋒,進退各五回合,各自回到位置,操演正式結束。節目效果很好,軍陣異常整齊,衛士精神抖擻。李九怡然自得,群臣紛紛叫好,武康也拍手稱讚。
衛士精氣神十足,能夠令行禁止,堪稱百戰強兵。轉念仔細想想,是唐初國情早就,民風異常彪悍。百姓崇尚武力,國家崇尚擴張,堪稱窮兵黷武。
採用府兵制度,就是全民皆兵,每丁分田百畝,平時為民戰時為兵。衛士若立功勳,享受特殊待遇,家屬生活無憂。所以平頭老百姓,不排斥打仗,甚至心有嚮往。
軍規也異常苛刻,有十七條禁律,共五十四斬刑。點名不應答,集結時遲到,偷他人財物,逼淫婦女等。不僅本人掉腦袋,還會連累家裡。武康竊以為,現在的大唐,就是軍國主義。
兩軍演習結束,李九傳下君令,檢閱三軍射箭。射箭不是表演,馬三矢步六矢,不能隨意應付。左右兩軍,軍火為單位,騎兵先射擊,每騎射三箭。
要求很簡單,高速移動中,射固定箭靶。不計較環數,兩箭中靶,就算合格。有專人監督,射中靶子,鳴鼓示意。騎馬射箭靶,說實話很難,必須職業騎兵。
騎射井然有序,武康全神貫注,很快扯出微笑。五團騎兵射擊,不合格的騎士,竟然不足半成。飛龍閣爆發喝彩,眾大佬心情愉悅,李九笑逐顏開。
輪到步兵射靶,規則類似騎兵,每人射出六箭,四箭上靶合格。大唐的軍隊,戰弓是標配,人手一張弓,配十五支箭。折衝府的衛士,都能搭弓射箭,都能射殺敵兵。
當然比起弓箭隊,還是略遜一籌,畢竟不是專業的。結果大跌眼鏡,不合格者,寥寥無幾。氣氛推向高潮,三軍山呼威武,李九放聲大笑,群臣擊節讚賞。
兵鋒之強,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武康心思電轉,很快了然於胸,衛士都能挽弓,唐律居功至偉。唐律疏議規定,賭博是犯罪,但有種例外的。用弓箭來賭博,朝廷非但不罰,反而大加鼓勵。
唐律特別宣告,射箭屬於練武,就算博戲財物,也不違反法律。所以民間百姓,軍隊裡的衛士,為了盡情賭博,都會苦練射術。某種程度上說,唐軍的強悍,唐律是推手。
騎射演練完,衛士校場比武。軍火派出代表,按照順序對戰,火員搖旗吶喊。所有的兵器,用油布包裹,不會傷人命。蘸上生石灰,打在對方身上,會留下白色印記,以此判斷勝負。
戰鼓擂響,歡聲雷動,比武激烈。武康興致很濃,欣賞校場武鬥,很快陷入其中。不知過了多久,聽到熟悉聲音,馬上轉身行禮:陛下有何吩咐?
李九打量著他,掃到咽喉牙印,老臉有些尷尬。捂嘴乾咳幾聲,壓低聲音說:“新城脾氣不好,變之你多擔待。昨日你阿姊,又找我哭訴,我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啊。”
武康連道不敢,你們李家人,我得罪不起。沉吟片刻,小聲說道:“其實不怪她,長孫林的死,她遷怒於我。如果能得原諒,別說咬幾口,斷手腳都行。”
李九十分滿意,算你小子識相,我最疼漱玉了。武康再次行禮,話語飽含歉意:“陛下日理萬機,臣的瑣碎小事,勞煩陛下操心,實在罪不可恕。另外懇請陛下,原諒臣的阿姊,她很重親情。”
睜眼說瞎話,她若重親情,不會貶武家兄弟。李九不置可否,煞有介事道:“媚娘素來穩重,可牽涉到你,會失去理智。不過變之啊,別愁眉苦臉,等我有時間,會開導新城。”
武康誠摯道謝,心裡卻在吐槽,估計你的開導,狗屁用也沒有。漱玉最恨的,就是你和我,她不敢收拾你,只能收拾我。冷暴力行為,更讓人頭疼,我替你背鍋,你個殺千刀的。
李九斟酌片刻,解掉腰間玉佩,塞到武康手裡:“愛卿鬱結在心,最好發洩出來,今日講武閱陣,就是最佳時機。你擺下擂臺,玉佩做彩頭,挑戰諸勇士。”
名貴羊脂玉,皇帝貼身物,彩頭足夠大。武康不禁手癢,七八天的鬱悶,是該發洩出來,否則得憋出病。握緊玉佩,重重點頭:“陛下口諭,臣不敢違抗。”
李九果斷傳令,戰鼓再次擂響,全體衛士列陣。武康身披戰甲,來到校場中間,玉佩交給錢順。解下千牛刀,綢布捆刀鞘,長刀杵地上,標準的侍衛姿勢。
錢順高舉玉佩,扯著嗓門大喊:“此乃陛下玉佩,是比武的彩頭,左千牛府大將軍,在此擺下擂臺。在場所有袍澤,誰都可以上場,打敗我家將軍,就能贏走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