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五年(公元660年),冬十一月二十四,午時兩刻。
許州城東門外,飄蕩各色旌旗,刀槍兵戈林立。黑壓壓的人頭,騎步衛士列陣,肅殺氣息瀰漫。沿著許州城牆,三排戰鼓軍車,清漆實木鼓架,置放十二寸戰鼓。
鼓手立於戰車,雙手緊握鼓槌,等龍飛閣軍令。所謂的龍飛閣,臨時搭建高臺,或者說講武臺。李九身著戎裝,率領文武百官,共襄講武盛舉。
朝廷每年秋冬,在特定的時間,都有大型講武。大軍開拔出徵,或者部隊凱旋,皇帝都要講武。目的是檢驗部隊,提高軍心士氣,向藩屬炫耀武力,其實就是大閱兵。
從春秋戰國起,無論哪個朝代,閱兵都是傳統。時間多在秋冬,要繞過耕作秋收。史載最早的閱兵,是武王伐紂前,召集周國諸侯,在盟津開會觀兵。
唐朝把閱兵式,看成軍事訓練,是以要求極嚴。唐律疏議規定,參與閱兵的衛士,如果無故不到,笞刑五十皮鞭。將軍們更慘,要挨六十棍,還要降低勳級。
武康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幷州講武,規模不遜於後世。平定賀魯都曼,李九龍顏大悅,選擇幷州閱兵,政治意味很濃。幷州是龍興地,李淵在太原起兵;也是李九的封地,他曾被封為晉王。
日冕指向午時,李九傳下軍令,很快戰鼓齊鳴。一鼓而誓眾,告誡所有人,閱兵要開始,都打起精神。武康護衛李九,雙眼目不斜視,心卻不在這裡,飛到城內漱玉家。
愛子長孫林慘死,徹底把她壓垮,整日渾渾噩噩。以往為了開導她,所作的種種努力,全部化為泡影。每次登門造訪,包括犯夜潛入,她都避而不見。更加無奈的是,女兒也不相見,還說討論阿爹。
就在五天前,李九狩獵紫雲山,武康興致勃勃,終於有機會見面。可惜紫雲狩獵,顛覆了三觀,感覺非常野蠻。三面放火燒山,把獵物逼出山,由守山獵手射殺。
對李九的印象,也徹底被重新整理。身披戰甲戎裝,跨戰馬持弓射,箭法也非常準,射殺很多獵物,酷似軍中悍將。武康原本以為,他的文采很好,是病懨懨的書生,沒想到文武雙全。
狩獵過程中,有意外驚喜,跑出三頭野豬,都在四百斤靠上。李九巋然不懼,冷靜搭弓射箭,沒有射中要害,徹底激怒野豬。豬二哥被激怒,威力堪比猛虎,能撞飛戰馬。
武康履行職責,雙手握千牛刀,駕馭鬥驄衝鋒。電光火石之間,切開野豬頭顱,戰刀被迫撒手。瘋狂的豬二哥,頂著戰刀狂奔,跑出四十多步,終於栽在地上。
三軍為之歡呼,李九拍手叫好,愛卿果然勇武。武康興致缺缺,收千牛刀歸鞘,加入狩獵大軍。很快找到目標,可愛的小白兔,新城公主的最愛。
野兔分兩種,草兔和雪兔,草途最常見,皮毛草灰色。雪兔是白兔,主要分佈在東北,大興安嶺附近,三江平原也有。中原極其罕見,被朝廷視為祥瑞,秦始皇的駿馬,就是以白兔命名。
武康瞬間癲狂,懶得護衛李九,策馬狂奔追趕。追出四里左右,鬥驄突然發威,張口咬住白兔。拎著祥瑞交差,李九龍顏大悅,抱著不捨放手。群臣馬屁如潮,衛士山呼威武。
李九抱了許久,突然賞給武康,讓他欣喜若狂。等到狩獵結束,漱玉帳前獻寶,被扈從衛士攔住。宮人進去彙報,結果大失所望,人家表示不要,還讓他馬上滾。
這盆冷水潑的,武康心中陣痛,楞在原地發呆。不知過了多久,二丫跑到面前,也不給好臉色,抱著白兔進帳。媚娘心裡窩火,派人請他進帳,劈頭蓋臉訓斥,貌似恨鐵不成鋼。
鬱悶到如今,感覺生無可戀,忽然後腰被捅,瞬間靈魂歸殼。如果記憶不差,身後是李義府,夠意思啊兄弟。此刻鼓聲再響,衛士火速列隊,準備迎接檢閱。
半刻鐘以後,三聲戰鼓響,閱兵正式開始。以團為單位,每團三百人,團校尉領導,校場中央演武。首先騎兵方陣,騎士手持馬槊,操練刺挑削等。
所謂的馬槊,就是普通長矛,長度約有丈餘,唐軍普遍裝備。不像後世說的,用柘木篾泡油,麻繩泡油包裹。還稱其彈力杆,吹成貴族兵器,吹成有價無市,沒有那麼神秘。
騎兵演練結束,步兵方陣上場,手持各種武器,演練各種陣型。最常用的兵器,是長槍和橫刀,最駭人的兵器,是傳說中的陌刀。在武康看來,也就那麼回事,巨型長刀而已。
陌刀長約兩米,刀身兩端開刃,尖端異常鋒利。比千牛刀略長,重量不到十斤,用於剋制騎兵。如果一人一刀,不能人馬俱碎,陌刀軍靠陣型。刀手如牆而進,攻擊手段是刺,大片陌刀齊刺,敵騎人馬俱碎。
當然陌刀隊,是最精銳的,不是每個衛士,都用十斤兵器。最普遍的橫刀,重不過一斤半,槍槊等長兵器,重不過三斤。武康用的橫刀,重五斤左右,用的千牛刀,重三斤有餘。
諸位典韋的雙戩,關羽的偃月刀,岳雲的雙錘等,動輒百十斤重。文學過分誇張,只會出現裡,不會出現戰場上。再猛的大力士,也不能長時間的,掄舞百斤戰刀。
騎步操演結束,開始左右軍對陣。蘇定方帥左軍,擺曲直圓銳陣;張延師統右軍,擺方銳直圓陣。步兵三次對陣,模擬戰場廝殺,節目效果很好。然後五次變陣,兩軍縱橫交錯,場面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