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便宜還賣乖,老狄、老張表示鄙夷。老駱表示認可,一番慷慨激昂,絕對直男癌晚期。武康見耽擱已久,呵呵笑道:“咱們立刻進村,發放完福利,返回婺州城。”
四人離開祠堂,帶隊伍進村,武康有些感動。回想過往幾年,經歷太多風浪,幹過不少好事。即將卸任進京,能收到生祠禮,婺州刺史之任,沒有遺憾嘍。
進入三童村,見很多新瓦房,青磚砌的院牆。農村標配籬笆牆、柴扉,本村寥寥無幾,村民挺富裕嘛。武康來了興趣,隨口了句:“看來三童村民,生活相當不錯。”
狄仁傑回話:“大佬有所不知,村南五里開外,就是三童螢石山。螢石隨處可見,埋藏的很淺,有色螢石很多,成色也很好。彩虹橋鎮紙,以及七色念珠,都出自此山。”
原來如此啊,靠近大礦山,想不富都難。張柬之收起文書,指著前方籬笆門:“大佬您看,那是孫耆老家,高齡八十五,身體非常好。戶衙分配的官婢,被他打發走了,理由是不需要。”
有點兒意思,保姆都不要,身體應該不錯。想到武公祠銘文,應該是出資者,必須先去拜訪。沉吟片刻開始行動,帶隊伍到門口,韁繩交給錢順,吩咐眾人下馬。
院子裡擺滿石頭,三間破舊堂屋,兩間東西廂房。耍木刀的孩童,見大批陌生人,嚇的跑進屋。不到半分鐘,婦人探出腦袋,心翼翼張望。
武康抱拳行禮,掛和煦微笑:“婺州刺史武康,錄事參軍事狄,司戶參軍事張,司法參軍事駱,前來探望孫老先生。帶著朝廷賞賜,還請娘子通報,我等感激不盡。”
腦袋唰的消失,感覺很尷尬,妹子好羞澀呦。不到半分鐘,妹子再次出現,攙扶白髮老叟。老人見紫色官袍,以及臉頰刀疤,瞬間眉開眼笑。甩開婦人的攙扶,一路跑迎上來:“刺史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諸位快快有請。”
籬笆門開啟,武康再次行禮,卻被握住雙手,便顏悅色道:“婺州刺史武康,攜數位同僚,給老先生見禮。去年臘月,武昭儀榮登皇后;今年正月,代王立為皇太子,耆老之上,皆有重賞。”
孫老聞言,神色莊重,面朝長安。恭敬三鞠躬,禮數做足,嘴裡振振有詞:“庶民孫正茂,屢沐皇恩,受之有愧。拜謝陛下聖恩,拜謝皇后賞賜,太子殿下萬壽。”
套路走完,再拉武康手,使勁往裡拽,吩咐身邊婦人:“通知大郎和二郎,把禮物拿過來。準備最好的酒,準備糕點和紅棗,再去村正家,求最好的茶餅。”
婦人應諾離開,武康趕忙客套:“老先生不必麻煩,我等公務在身,不便過多打擾。您看這樣如何,等拜訪完諸耆老,我們再來您這裡,討兩杯水酒喝。”
腦袋搖成撥浪鼓,孫老二話不,一個勁往屋裡拽。盛情難卻無計可施,和老狄對視,跟著他進堂屋。狄仁傑安排工作,四保鏢抬兩袋米,張柬之和駱賓王,每人抱匹布,搬進院子裡。
房間擺設簡單,些許必備傢俱,擺滿各種螢石。西邊工作臺,擺各種刻刀,無數雕刻作品。原來這老先生,還是雕刻大師。佛像惟妙惟肖,花瓶晶瑩剔透,堪稱藝術品。
分賓主落座,握著手不鬆,孫老情緒激動:“老夫盼您到來,整整三年啦。總想去婺州拜訪,可那兩個孩子,擔心我的身體,死活不讓去。”
應該是客套話,武康不放心上,微笑著回話:“兩位郎君做得對,此地距離婺州,至少九十里地。您老高壽八十五,經不起長途奔波,呆在家裡最好。”
老孫搖頭,繼續道:“我身體很好,腰不酸腿不疼,還能下地幹活。記得三年前,倆孩子帶回二十雞,是刺史扶農雞。養成十九隻,縣衙收兩隻。從那個時候起,盼望您能過來。去年大豐收,每畝多收五斗,當時老夫...”
聲音略哽咽,眼裡有淚光:“不怕刺史笑話,去年夏收時,老夫泣不成聲,很多百姓痛哭。老夫想去州衙拜見,孩子們跪著哀求,還是沒去成。當時我在想,若見不到武刺史,不能當面道謝,死不瞑目啊。”
這話的重,武康趕緊開導,咱這麼大年紀,別學人家追星。握住老人雙手,溫言軟語安慰:“孫老言重了,此乃本官分內事,當不得感激。來很慚愧,早想來長壽村,可惜公務纏身。”
安慰沒效果,轉移話題:“您是大匠師,有雕刻手藝,收入應該很高,生活肯定不錯。村裡都蓋新房,拉起青磚院牆,為何您這個院落,還是籬笆院啊?”
孫老有了笑容,語氣頗為自豪:“手藝祖傳的,給珠寶行供貨,每月掙六百多文。僅僅兩年功夫,給我兩個孩子,蓋兩所磚瓦房。明年曾孫成親,先給他蓋新房,老屋放到最後。”
眾人被震撼,八十五歲高齡,年入十五貫,非常了不得。武康剛想點贊,外面傳來爭吵,蒼老聲音在訓斥:你們不是婺州兵,婺兵不會阻攔百姓,都給老夫讓開,老夫要面見武刺史...
村民和保安衝突,狄仁傑趕緊離開,老孫哈哈大笑:“村裡的王耆老,也是個老府兵,數次隨太宗出征,脾氣古怪的狠。當初建武公生祠,田舍翁非得出錢,討厭的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