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新城催促,無奈實話實:“本來想找你,偶遇許敬宗,正合我心意。漱玉你知道的,這場政治風暴,後續太過兇險。千萬別蹚渾水,更別反對媚娘,她的報復很瘋狂。”
長時間沉默,新城嫣然一笑:“看你這麼乖,給你朝堂事。前天,韓瑗找到九兄,聲淚俱下勸諫;昨天再勸諫,也學褚遂良那樣,磕的頭破血流,氣的九兄臉都白了。”
武康嗤之以鼻,老韓是鐵桿倒武派,不作妖不正常。
新城繼續:“來濟昨天哭諫,的很有道理。他皇后之位,必選名門淑女,幽雅嫻靜,賢淑美好,才能眾望所歸。武氏是先帝才人,汙點洗刷不掉,沒資格母儀天下,沒資格令百官信服。”
還是那個梗,繼續嗤之以鼻,新城笑嘻嘻:“來濟舉例明,周文王造船迎太姒,才有《關雎》教化,百姓承受福祚;漢成帝縱慾成性,以婢女為皇后,使皇統血脈斷絕,導致社稷傾覆。奴奴覺的有道理,康郎以為然否?”
然否個屁,韓瑗、來濟歸根結底,是維護關隴門閥的利益。想出言反駁,嘴唇被堵上,眼前一片白。眼見餘光瞟沙漏,時候差不多了,二顯能成功嗎?
二顯表示毫無把握,盯著緊閉大門,半個時辰過去,沒半點訊息。涼風吹過,下意識縮脖,凍得瑟瑟發抖。往手心吹氣,不停的搓著,北方重陽真冷。長孫家的貨色,沒一個好東西,特別是長孫衝,行不行給句話,別吊著乃翁呀。
捱罵的長孫衝,此刻也在糾結,王獻之的墨寶啊。武佞的想法,傻子都知道,可惜找錯了人。良久仰天長嘆,如此難得真跡,與我無緣嘍。輕卷書軸,交給管家,淡淡吩咐:“把字還給他,打發他離開。”
管家見主子肉疼,眼珠轉幾圈,賠著笑:“既然是武佞送的,郎君還喜歡,依奴婢看來,不要白不要。送信的還,武佞有《鴨頭丸帖》。只要您赴約,無論結果如何,都雙手奉上。”
長孫衝瞬間石化,那可是《鴨頭丸帖》,王獻之的代表作,落在武夫手裡,是暴殄天物。糾結良久,還是搖頭:“武佞之心,路人皆知。他病急亂投醫,求我勸大人,痴心妄想。”
管家眨眨眼,示意奴婢離開,出謀劃策:“奴婢昨天聽,聖人送十車禮物,想讓阿郎應允,立武昭儀為皇后。阿郎收下禮物,卻絕口不接茬,聖人也無可奈何。”
長孫衝瞳孔微縮,這是讓我效仿大人,收禮不辦事。仔細思量片刻,覺的未嘗不可,武佞算什麼東西?就算我效仿,又能奈我何?轉念又一想,還是覺的不妥。大人是聖人元舅,收禮名正言順。我與武佞無親無故,要是傳出去,恐有損名聲。
管家心知肚明,郎君動心了,我要再接再厲。摸摸口袋裡夜明珠,足有鵪鶉蛋大,散發淡淡綠光,此為雌珠。等事成以後,會得到紅色雄珠,紅男綠女龍鳳珠。
打定主意,賠著笑繼續勸:“依老奴看來,郎君不妨收下。赴武佞之約,取墨寶《鴨頭丸帖》,並答應勸阿郎。郎君別生氣,聽老奴慢慢道來...”
管家轉眼珠,溫言軟語:“您要做的,是勸阿郎,僅此而已。勸言有無效果,阿郎聽不聽,和您沒關係。實在不行,把話題挑明,請阿郎陪您做戲。”
長孫衝瞳孔再縮,貌似很有道理,勸不勸在我,聽不聽不在我。要不向大人稟明,他假意怒斥,便大功告成,同時大有好處。首先,得王獻之墨寶,特別是鴨頭丸帖,價值連城。
其次,向李義府、許敬宗等,傳達大人的態度。為抵制廢王立武,不惜痛罵愛子,你們又算什麼東西?特別是那個楊氏,狗皮膏藥似的,讓她知難而退。
再次,安同僚心,褚公、韓公和來公,得知大人心志堅定,也會全力以赴。如此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那就找大人商議,他罵的越兇,效果也就越好...等等,還有一條兒。
長孫衝詭笑,我假意支援廢王立武,會得聖人感激。就算博弈輸了,聖人也會因我,減輕對長孫家的厭惡。一舉四得,必須得做,打定主意,接過墨寶。
主僕倆交頭接耳,一番嘀嘀咕咕。管家奸笑連連,馬屁拍過來,郎君妙計也。長孫衝捋鬍子,淡淡笑道:“把我剛才的話,一字不落告訴大人,請他老人家定奪。”
管家眼珠再轉,再次提意見,為防節外生枝,可以先斬後奏。長孫衝思量,終於點頭,直接吩咐:“通知外面人,就未時兩刻,準時赴盧林樓之約。”
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看,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