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刺史 第三十六章 詭計之坑長孫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婺州刺史 第三十六章 詭計之坑長孫衝 (2 / 3)

褚遂良懟過去:皇后系出名門,是先帝欽點的。先帝駕崩時,拉著陛下的手,對我‘朕佳兒佳婦,今以付卿’。陛下親耳聽聞,此刻言猶在耳,皇后並無過錯,不能輕易廢掉。廢王立武,老臣不敢苟同,不敢違背先帝遺願。

他把太宗搬出來,李九啞口無言,又整一肚子氣,讓他們全部滾蛋。對於老褚的言論,武康也不敢苟同,哪怕千年後,夫妻不能生育,日子也過不下去。你們心中所想,未必冠冕堂皇,皇后出身關隴,才符合你們利益。

陪楊氏嘮完嗑,和崔晴離開,武康冥思苦想,怎樣幫助媚娘。三更天餵飽晴,四更醍醐灌頂,生出奇思妙想。決定從長孫衝下手,製造天大矛盾,拉李勣下水。

找來三個心腹,讓他們儘快打聽,長孫衝有何嗜好。他是無忌的嫡長子,是長樂公主的駙馬,分量足夠大。武康對長樂感興趣,史書她美貌如花,比情妹新城更美嗎?可惜英年早逝,今生無緣相見。

九月初五下午,再去武府拜訪,楊氏又愁眉苦臉,武順在掉眼淚。感覺很無奈,接著安慰吧,又得到訊息:今天朝會後,再留無忌哥、褚遂良和于志寧,繼續昨天話題,可惜血染後殿。

褚遂良放大招:陛下真要換皇后,老臣請求篩全國,所有世家望族,何必非立武氏?眾所周知,她曾侍奉先帝,天下人的耳目,怎麼能掩蓋呢?千秋萬代之後,人們如何評價陛下?請陛下三思!老臣觸怒陛下,罪該萬死。

完朝笏放臺階,解頭巾磕臺階,磕的血流滿面,直言告老還鄉。李九勃然大怒,氣的找不到北,命人拉他出去;帳後偷聽的媚娘,也氣的不輕,吼出那句名言:何不撲殺此獠?

楊氏講到這,武康噗嗤樂,這都人身攻擊了。不笑話褚遂良,而是腦補媚娘,那生氣的模樣:柳眉緊蹙,瞪著鹿眼,雙手掐腰,咬牙切齒,跳腳怒罵...應該很可愛吧!

裝聾作啞的無忌哥,終於跳出來話,真怕李九盛怒之下,撲殺好同志老褚。大概意思是:老褚是三朝元老,是先帝顧命大臣,就算犯天顏,也不能杖刑加身。

武康有種感覺,無忌哥在坑老褚,拿他當槍使。老褚確實正直,確實忠心耿耿,卻犯低階錯誤。媚娘是李二的才人,是公開的秘密,也是兩口共同的傷疤。你揭傷疤撒鹽,不僅媚娘恨你,李九也會恨你。

陪楊氏嘮完嗑,和晴告辭,送她回修真坊,去找新城幫忙。她和長樂是親姊妹,長樂公主去世時,新城已經九歲。兩人關係好,她應該知道,長孫衝的嗜好。

路過平康坊,有人喊武康,是個白髮老叟。回憶《盛世名人錄》,腦海湧出資料:許敬宗、字延族,杭州富陽縣人。父親許善心,官居隋朝給事中,被宇文化及殺害。許敬宗哀求免死,投奔瓦崗軍,後來投靠李二,成為十八學士之一。

貞觀八年,授著作郎,兼修國史,任中書舍人;貞觀十年,長孫皇后喪期,一笑貶為洪州司馬。後遷給事中,兼修國史;貞觀十七年,封高陽縣男,檢校黃門侍郎;李九當太子後,遷太子右庶子,檢校禮部尚書。

貞觀十九年,檢校中書侍郎;貞觀二十一年,加封銀青光祿大夫;永徽二年,升任禮部尚書。期間為多收聘禮,嫁女兒給蠻夷,被舉報降為鄭州刺史;永徽三年,擔任衛尉卿,弘文館學士,兼修國史。

《新唐書》有個奸臣閣,老許位列首位,仕途豐富且搞笑。武康不鄙視他,甚至很崇拜他,他開創“嫁女看聘禮”的先河。誰給的聘禮高,就把閨女嫁給誰,千百年後司空見慣。

找酒館,開懷暢飲,鋪開話題。老許心情好,因為這月初一,再任禮部尚書。得知武康意圖,當即哈哈大笑,賢弟找我就行。長孫衝愛王獻之,來很湊巧,愚兄有一副,你拿去用吧。

武康欣喜若狂,當即放下話,不讓兄長吃虧,您開個價吧。假惺惺推搡,坐地起價,就地還錢,最後五百成交。兩人美滋滋,結清酒錢,回府取墨寶。這位是真人,比偽君子可愛。

當天夜裡,召集錢順、二顯、平郎,制定周密計劃。經過幾天策劃,幾人分頭行動。今天一大早,二顯拿著墨寶,給長孫衝送去;平郎徘徊李勣府,見機行事;武康來找新城,安撫她寂寞的心。

喝完牛奶,感覺還渴,抬頭看新城。得到倆衛生球,以及曖昧的嘲諷:還喝上癮了,找崔晴要去。你個殺千刀的,最近忙啥啊,神秘兮兮的。

得不到回覆,跨坐他腿上,陰陽怪氣兒:“你打錯了算盤,長孫家是舅舅做主,表哥不敢忤逆。別王獻之墨寶,王羲之也不行,表哥不可能接受。”

那可不一定,收禮不辦事,是長孫家優良傳統,有其父必有其子。突然覺得不對勁兒,我如此保密,她如何得知。心思電轉間,露濃濃苦笑,仰頭望新城:“我與順子交情過命,漱玉別為難他,好不好?”

新城不屑:“沒為難他,只是嚇唬幾下,誰知他膽如鼠,竹筒倒豆子全招了。打聽表哥嗜好,找我就行啊,為何找許敬宗?那個王八蛋,阿孃去世時,他竟然放聲笑。”

還是那個梗,你媽媽對他無恩,不傷心也正常。至於錢順的招供,是因為信任你,知道你會保密。若非如此,哪怕刀兵加身,也不會吐露半個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