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刺史 第三十七章 詭計之坑李敬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婺州刺史 第三十七章 詭計之坑李敬業 (1 / 3)

永徽六年,九月初九,未時三刻。

長安城東市西南,長安縣坊牆對面,是長安城酒樓一條街。酒香撲鼻,酒旗搖曳,迎賓吆喝,不絕於耳。酒街中間,盧林酒樓,三層紅樓,裝修大氣,鶴立雞群。招牌酒是紅高粱,招牌菜是雞樅菌,招牌水果是婺州大鴨梨。

三樓地字號包廂,有個白麵夥,濃眉大眼國字臉,頗有些意氣風發。桌上擺酒壇,左手端酒碗,不時抿幾口。右手拿怪異物件,碗口般圓形紅木,名家雕刻的花紋,高階大氣上檔次。

喝盡碗中酒,先摸左臉頰,再摸鼻子嘴。五官摸一遍,對著圓盤傻笑,時而擠眉弄眼,時而齜牙咧嘴。指甲塞口中,摳出牙縫菜葉,抹在桌子上,貌似精神病患者。

忽然劍眉微蹙,左拇指與中指,來回撥弄髮髻。猛地向下一拽,扯掉一縷頭髮,連續拽三次,扯下根白頭髮。伸舌頭舔髮梢,輕黏在下巴,好像白鬍子。煞有介事捋著,再次咯咯傻笑,確實精神病患者。

少年自言自語:好清晰的鏡子,更勝銅鏡百倍。看材質是水晶,背面特殊處理,名貴紅木雕框,著實價值連城。那倆獠人太傻,竟然只賣五貫,要麼不識貨,要麼鏡子來歷不明。

越想越美滋滋,心翼翼包起,貼身放進懷裡。左手紅高粱,右手大鴨梨,左右開弓,大快朵頤。明天祖母五十大壽,用寶鏡做禮物,祖母肯定喜歡。她老人家吹枕邊風,求祖父討個差事,應該不成問題。

半斤酒下肚,肚子劇烈咕咕,有去茅房的**。少年皺起眉頭,紅高粱配鴨梨,向來這樣吃的。腹部越發脹痛,來不及細想,捂著肚子出門。跑到走廊盡頭,關上茅房木門,蹲乾淨的馬桶。

約莫半刻鐘,開啟茅房門,捂著腹部苦著臉,去找郎中問藥吧。路過天字包間,隱約聽祖父的名字,不由停住腳步。凝神仔細傾聽,確實有人李勣。俊臉黑成鍋底,怒氣直衝天靈蓋,田舍奴好大膽,嫌自己命長嗎?

這位確實該發火,背後嚼舌惹人厭,何況物件是爺爺。他叫李敬業,今年十九歲,祖籍河南道、曹州離狐縣,即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父親名叫李震,官拜澤州刺史;祖父名叫李勣,司空、上柱國、英國公,當之無愧的大佬。

放眼整個大唐,敢對李勣指名道姓的,絕對不超五個。想到這怒不可遏,見左右無人,躡手躡腳靠近。輕輕伸腦袋,耳朵貼窗欞,聆聽包間對話。

聲音甲:世人皆英國公,開疆拓土,功勳卓著,出將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其實在我看來,他就是個蟊賊,骨子裡皆賊性。十二三歲是蠻賊,不分青紅皂白,逢人便殺;十四五歲是橫賊,心情不爽,就去殺人。

聲音乙:長孫兄您喝多了,切莫胡言亂語,別背後壞話。我們對李公,要高山仰止,要給予足夠尊重。李公戰功彪炳,是大唐的萬里長城,是吾輩學習的標準。

這話聽著舒服,李敬業自豪滿滿,很快再次黑臉。討厭聲音很熟悉,是死對頭長孫延的...好像不太對,長孫延是個莽夫,話不會文縐縐。難道包間裡的人,是他老子長孫衝,父子倆聲音很相似。

聲音甲:武都督有所不知,李勣原名徐茂公,年少家境殷實,積慄數千鍾。隋煬帝大業末年,十七歲的李勣,見天下大亂,便投靠翟讓。普通人做賊,是走投無路;李勣出身富貴,卻自願為賊,便是賊性使然。

李敬業心思電轉,確定聲音乙是武康。江南口音濃重,官居越州都督,兼任婺州刺史。我最愛的紅高粱,據是他發明的,送給了他姐武昭儀。據最近來京城,為廢王立武奔波,走長孫家的門路,也得過去。

討厭聲音繼續:李勣加入賊軍,給翟讓出謀劃策,附近是你我家鄉,不宜侵擾鄉親。去宋州和鄭州,兩州靠近運河,過往商旅眾多,方便劫掠官私錢物。武都督您聽聽,這是人話嗎?劫掠官私財物,賊性暴露無遺。

偷聽的李敬業,漸漸咬緊牙關,又聽武康勸:敬明兄多吃少喝,再喝就醉了。劫取公私財物,是為大業做準備,亂世人命賤如狗。依我看哪,您別指責李公,李公忠孝仁義,我們沒資格指責。

李敬業臉色猙獰,敬明是長孫衝的字。好你個田舍奴,多喝幾杯尿酒,詆譭我祖父,豈有此理啊。倒是武都督,替祖父話,是正人君子。長孫衝給我等著,待我回去稟報,交由祖父定奪。

身子還沒動,長孫衝繼續放屁:李公忠孝仁義,笑煞我也,那個田舍奴不配!咱先“忠”字,他先投靠翟讓,見李密勢大,勸翟讓投李密。田舍奴有些本事,數次擊退隋軍,被封為東海郡公。

一年多後在江都,宇文化及殺隋煬帝,越王楊侗東都即位。赦免李密諸賊,封李密為魏國公,授李勣右武侯大將軍,命他們討伐宇文化及。本來是反隋英雄,轉身變隋朝大將,太可笑啦...武都督別急,聽我繼續道來。

李密大敗宇文化及,又被王世充打敗,便收攏餘兵,歸順我大唐,原來的地盤,被李勣佔據。那狡猾的老賊,記錄轄區州縣,統計軍民戶口。假意報告李密,實則向我朝表達,我李勣又要投降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