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是這樣的:由外朝的內閣輔臣初步標明解決意見(票擬),然後送入宮中的各地奏摺,很多時候只需要經過司禮監同意(批紅)這道程式後,就成為了具有法律效應的明帝國正式行政命令。
這中間大部分時候皇帝等於都是被架空的,因為皇帝根本沒精力處理那麼多奏章。
穿越眾今天派人接觸大太監方正化,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最主要的就是方正化是現任司禮監秉筆之一,批紅權正好可以對接溫體仁的票擬權,是穿越眾最看重的地方。
另外,現在是1630年,十幾年後那些比較有名的宮中大璫頭,很多還沒有混出頭呢。
像王承恩不過是個剛混到隨堂太監的弟中弟,杜勳還在御膳房學燒菜。
曹化淳倒是風光,正在主持處理平反魏忠賢的冤案。
然而這一項工作擺明了是要和東林黨人過從甚密的,所以已經選擇了溫體仁的穿越眾自然不能找他——溫體仁可是和東林黨誓不兩立的。再說了,曹化淳雖說受皇帝看中,但是離著進司禮監還早呢。
至於其他的高起潛張彝憲之流,還是同樣原因:這幫人還沒混進司禮監。
在這個時間點,司禮監的掌印太監是高時明,秉筆太監是李鳳祥和方正化。穿越眾現在的目的很明確,只需要和其中一位搭上線就可以了。
這就是羅禮士今天找上方正化的原因:前兩人和穿越眾,包括穿越眾在京城的關係通通不搭界,要緊急溝通很費事。
唯獨方正化這邊能打上交道。由於此君之前在直殿監當過掌印,而羅禮士又是負責宮殿修繕的,所以雙方原本交情就不錯。
這兩年方正化去了司禮監,而羅禮士由於做了穿越眾經銷商的緣故,一度曾四下拉關係拓展建材市場,於是雙方的關係反而愈發好了。包括方正化的私宅就是羅禮士手下的建築隊給裝修的,當時因為方太監升官的原因,玻璃窗和水泥地坪還打了六折,承了個人情。
所以今天羅禮士坐在方正化位於皇城外的私人宅子裡,心下還是對任務有把握的,因為他比較瞭解對方的為人。
到了正午,接到訊息的主人果然從皇城出來了——在這之前羅禮士就已經去了一趟皇城,託小太監給方正化帶了口信。
方正化是山東人,之前也是一步步從底層太監爬上來的。此人剛剛不惑的歲數,正是年富力強,精力充沛的時光。
見到主人後,羅禮士並沒有耽擱,快速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講了個清楚。
不想方正化聽完後,卻當機立斷表示可以幫忙:他是太監,在這件事上的角色只是稟報皇帝一聲,雖說功勞不大,但是也不用負擔什麼責任,算是白撿了一個皮夾子。
“咱家要多謝羅兄弟了,此事若成,定有後報!”
“溫宗伯和曹將軍那裡,還請羅兄弟帶個話,大家今後要多走動。”
方正化是內房出身,所以舉止做派都近似正規文人,謙和有禮。
旅明
閱讀悅,閱讀悅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