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旅明> 第422節 校場(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2節 校場(一) (1 / 3)

伴隨著“嘚嘚嘚”一串馬蹄聲的,是土路上由遠而近,不斷揚起的塵土。

騎士一共有三人。

當先一人二十三四歲年紀,面容英郎,面板白淨,身板結實,穿著一套麂皮大氅,腰挎一口精鐵好刀,一看就是生活優渥的武人家子弟。他後面兩個跟班也同樣穿著簇新的羊皮袍子,背弓帶箭,神情彪悍。

這個臉上掛著淡淡微笑,有點玩世不恭的年輕人姓梅,叫梅撫西,行九,人稱九哥兒。

梅家是天津右衛世襲軍戶。

當年永樂皇帝築天津衛城後,便遷來了天津三衛世鎮此地。

其中最早的天津衛指揮使,第一代是洪武朝的倪保兒,之後歷任都由其後代接任,有明一朝,倪家共傳承了九代指揮使。

接下來的天津左衛是永樂朝武將趙銘。此人是河北博野人,明成祖朱棣愛將,之後依例傳承,同樣是九代。

而傳承時間最長的,則是天津右衛的梅家。

梅家第一代將主叫梅滿兒,是江蘇武進人,洪武朝駙馬梅殷曾孫,永樂二年調任天津。

截至到崇禎年的末代將主梅應武這裡,梅家已經傳承了十代指揮使。這還不算完,真實的歷史上,梅家還會在清代繼續傳承下去,做了綠營將領。

今天騎馬的這位小哥梅撫西,正是梅家人。

梅撫西這一支,和當代指揮使梅應武隔得有點遠,說起來已經算是遠親了。之前在天啟年間,死在遼東戰場的上任指揮使梅守成,反倒離梅撫西這門近一點。

梅家這一門遠親在衛所裡職權並不高,梅父不過是個記名千戶。所謂窮文富武,支援梅撫西奢侈武人生活的,其實是梅家在天津的生意——糧食和皮貨生意這些年梅家一直做得不錯,所以家底還是很厚實的。

而梅撫西和衛所大部分混吃等死的子弟也有所不同。這位公子哥從小就喜武厭文,成日裡舞槍弄棒,打熬身體,跟著老軍學藝。

待到他成年後,也是以“少俠”自居,帶著跟班四處與人爭鬥,好惹事,好打抱不平,在天津衛這一畝三分地上,梅九哥兒也算是小有名氣。

今天九哥兒帶著人來老校場,那自然和其他人一樣,也是因為看到某總兵告示的緣故。

當然了,像九哥這種吃穿不愁的富二代,自然不可能為了點銀子去做勞什子輔兵——湊熱鬧,去選拔場上會會各路豪傑,沒準上場露露身手,裝個逼揚個名,才是年輕人今天的目地。

於是,懷著“重在參與”精神的九哥兒,今天一早,便收拾好馬匹行頭,帶著自家兩個身手最好的跟班,一路直奔老校場而來。

通往老校場的土路今天格外熱鬧。或成群,或結隊,或三三兩兩,或獨自一人,大批天津衛附近的武人都在匆匆行路,目的地相同。

這些人大致來源於三方面。

人數最多的,是天津三衛的軍戶子弟,其中以貧困軍戶子弟為多。他們的目地很簡單就是衝著告示上的高額工資去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