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大門,李武就看到門外正中間跪著三個人,每個人都保持一段相安無事的距離。
一番打量李武發現,最左邊那個哥們有些搖搖欲墜,另外兩人倒是跪的闆闆正正,看起來很是虔誠的樣子。
什麼情況?青藤院剛開業咋就有喊冤的?
不過事不關己,李武只是好奇瞅了兩眼就收回目光。
在回住處的路上,他一路擺脫婉拒無數拋到身前的橄欖枝,擺出鐵面無情,此身屬國的姿態。
回到住處,果然,戴哥不在,應是已經離開,這讓李武不禁嘆了口氣。
也是,大家萍水相逢的,即便相見比較投緣,不過一夕之歡罷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下午5點整的北七家小鎮,就連前陣子的大年三十都沒有這麼熱鬧過。
無數歡呼、尖叫、哭泣、嘆息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冰火兩重天的格局。
考試透過的或手舞足蹈,或放聲大笑,或喜極而泣,有些激進的跟范進中舉沒有兩樣,甚至有個哥們想大冬天裸奔慶祝被眾人攔下的。
而那些名落孫山的考生,有的準備收拾行囊打算默默離開奔赴人生下一站。
有的則想試試其他大廠,想憑藉自己考試成績,柳暗花明。
有的收拾情緒,想要去看明天的青雲路選拔,看看人與人的差距到底有多大,重新梳理目標繼續努力。
此時最忙的則是院外那些友商們的招聘專員。
可忙碌的一圈,他們發現有收穫,但遠遠不達預期。
按照他們原來的想法,青藤院即便考試透過,還需要學習培訓3~6個月不等,而他們這邊直接就可以免試入職,挖人成功率還是不低的,此時應該是他們業務高峰期。
可實際上呢?雖然也有許多人來想要看看機會,可聊著聊著就把人聊沒了。
沒辦法,實在是這些傢伙太精明瞭,把他們喂到嘴邊的餅給吐出來了。
離青藤學院僅有幾百米距離的阿里臨時人力中心。
“哎,同學,要不你再考慮考慮,對比其他幾家,我們年包還是很有競爭力的,以您的這個成績起碼能達到P7。”
“P7總包多少?”
“年薪在60萬左右,加上股票,起碼在100萬,年薪百萬哦~~~”
以往這麼說,小姐姐都會看到對方臉上激動的情緒,可今天對面這個傢伙卻無比冷靜,隨後就聽對方問道,
“薪資構成是怎樣的?底薪加績效加年終?底薪多少?股票繳稅多少,分幾年歸屬?新入職需要背325麼?”
對方一連串連珠炮的的問題,直接把小姐姐問傻了。
其他問題倒還好,最後一個不是很清楚阿里門道的人根本問不出來。
在阿里內部績效評分中,4為最高分,後面依次是3.75(超出期望)、3.5(符合期望)、3.25(不達預期)為最低分。
因此每年績效考核都會遵循強制271原則,70%是3.5、20%是3.75、10%屬於3.25屬於“死緩”。
如果員工連續兩年績效評分為3.25,則就會被離職。而且在獲得3.25分的那一年,員工將無法獲得加薪、晉升,並且沒有年終獎,意味著他們在公司向未來邁進的道路上跑得比其他同事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