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您這話說的,凡是咱們集團走到管理崗的,誰沒把勞動法先牢記於心再談其他能力。”
雖然範典和劉新宇這對組合,陳默一直以來沒怎麼放在心上,但職言經營的不錯,而且剛才交流中,這傢伙在自己心裡的印象也逐漸提升。
即便青藤學院召開在即,陳默決定有些事情還是特事特辦,“我跟徐培新打聲招呼,具體你跟他溝通招人問題,無論是降低標準還是擴大選拔範圍。
不過我剛才倒是有一個問題,比如你這次緊急找了100個人進來緩解了燃眉之急,等新的智慧識別系統上線後,運營或許不需要這麼多人了,你打算如何處理這批人?”
人的大腦記憶都是透過關聯形式來儲存的,當出現類似場景就會啟用相關聯的記憶。
職言現在面臨的局面,陳默曾經經歷過。
他記得那是在一個寒冷冬季的一天,凜冽的寒風伴著雪花嗖嗖地吹著
工作是上午一起幹的,飯是中午一起吃的,人是下午走的
當然不是掛了啊,是被N+1裁掉了。
許多移動端開發的技術同事就這麼消失了,轉眼空出大半工位。
後來大家琢磨反應過來,當時他們所在公司為了要拿到融資,需要抓緊做一款APP,但移動端技術缺口很大,老闆就高薪花2~3倍從大廠挖人。
人是夏天招進來的,試用期就開始瘋狂加班,歷時4個月,從夏到冬,APP成功上線。
一群試用期員工在幾個老兵帶領下東拼西湊上線的產品,最終結果也顯而易見,公司融資失敗。
趁著這些新人還在試用期,老闆命令人事大開殺戒,公司移動開發十不存一。
因為勞動法規定試用期規定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這些人再不開就進保了。
在旁人看來,這些人都是大廠老兵,怎麼放著更有前景更穩定的大廠不待著,反而走回頭路,怎麼會犯這種錯誤。
要知道當時可沒有職言,脈脈也還沒出來,面對2~3倍高薪的誘惑,在原公司想要漲到這等級薪酬那是他領導的待遇,除了努力還得看機遇,跳個槽,幹一年等於在這裡幹兩到三年。
而且試用期這6個月不是按照薪酬的80%發,而是百分百不打折扣的發,如果是你,你籤不籤。
對於公司老闆而言,你籤不籤無所謂,你不籤,有的是人籤。
半個月,僅僅半個月,ios和安卓各30名移動開發就滿編了.
到了現在到了卸磨殺驢的時候,將近60名員工,大部分人是默默承受的,也有抗議的聲音響起。
人事經理把大家都叫到一間大會議室,慢條斯理地擦著眼鏡,語氣輕柔地彷彿在跟大家交心,
“今天下班前簽字的,除了工資截止到今天外,還能領到5000元的離職補償金,過時不候!
你們聚在這裡也沒用,可能你們有人想著憑著一股熱血想要勞動仲裁,年輕人嘛,理解,我見的多了。
前方有一條分叉路,涇渭分明,一條,拿錢走人,你好我好大家好,還能多一筆不菲的何樂而不為。
另一條,收集證據,申訴,耽誤找新的工作,去為了那不知何時才能宣判的勞動仲裁,即便最終你們打贏了,公司申請上訴,拖也能拖個一兩年。
孰輕孰重,大家都是成年人掂量掂量投入產出比。”
說到這,那個經理嘆了口氣,“我也是過來人,程式設計師的青春是很寶貴的,你們還年輕,趕緊找一家新工作更要緊,不值得浪費在這些雞毛蒜皮事情上
旁邊人事同學就有快速離職通道,現在辦還不用排隊.”
第二天,離職率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