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火龍真人要見到家族祠堂那邊的劉聚寶,得過關。
什麼騎驢找驢,總計十二幅畫卷,十二處幻象天地,青同一連串的諸多試探,都是在陳平安的道心上抽絲剝繭,在人心之上下功夫,在心田中刨根問底,在修士的山中道場訪勝探幽。
已經等於是一種修道之人的切磋道法,是一場問道。
這就是劍修之間的問拳,純粹武夫之間的問拳。
如果再換一個比喻,就是陳清都離開劍氣長城,做客中土文廟。
得先透過一層層的考校詩詞學問。
小陌轉頭問道:“青同,我最後問你一句,有無難言之隱?”
問完話後,小陌靜待下文,青同幾次欲言又止,不過最終仍是默不作聲。
小陌自顧自點頭道:“不說話,就當你預設沒有了。”
在小陌看來,這就是一種典型的給臉不要臉。
忍你很久了。
之前在那大驪京城的老車伕,對方只不過是遠古雷部玉樞院的斬勘司主官,官身不大,本事不夠高。
再者那些都是些陳芝麻爛穀子的陳年舊怨了,何況事情也不算大,早就翻篇了,翻舊賬不是小陌的風格。
至於鍾魁身邊的鬼仙庾謹,更像是開玩笑,鬧著玩的。
小陌將那根行山杖收入袖中。
青同陰神立即慌了神,再不當那啞巴,急匆匆說道:“且慢!”
只是小陌卻沒有再搭理青同。
而且青同接下來,也未能攔阻小陌的……遞劍。
就像被一道鏡面隔出上下的兩座小天地,天地與天地接壤的那條邊境線,就像覆住天地萬物的一塊布料,結果被人掐指拎起,最終撕裂出一道口子。
又像是一個蠶繭,有劍修破繭而出。
遠處,第一時間就敏銳察覺到異象端倪的陳平安,轉頭看了眼小陌那邊。
與小陌第一次見面,是在那輪明月皓彩之中,是老人面容,氣焰跋扈,出劍凌厲。
等到雙方再見面,就是溫文爾雅的青年相貌了。
但是此時小陌,人如其名,就真的很“陌生”了。
不見真身,只見法相。
一身寬大法袍,若隱若現的面容,白玉瑩然,整個人身軀晶瑩剔透,淨如琉璃,不見任何骨骼、筋脈和血肉。
雪白頭髮極長,虛無縹緲,仙氣空靈。
手持一劍,氣象巍峨,劍意凜然,呈現出一種仗劍飛昇之姿。
大概這才是小陌境界圓滿的巔峰姿態?
來到鏡面之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