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367章 科舉,正是提上日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7章 科舉,正是提上日程 (3 / 5)

劉勝仍清楚地記得當時,自己回答先帝的原話是:毀我先祖宗祠,晁錯必須死!

但國難當頭,晁錯絕不能現在死。

當時,尚還只是‘公子勝’的某位少年天子還單純的認為:殺晁錯的事兒,等吳楚之亂平定了再說。

但劉勝當時卻萬萬沒想到,或者說也是不願意想到的是:當時,或許是自己亦或先帝,唯一一個勉強可以名正言順殺晁錯的時機······

“嗨~”

“許是命不該絕吧。”

“就先這樣吧;”

“就先這樣吧······”

如是說著,劉勝便忍著心中萬般不願,將晁錯的事暫時丟在了一旁;

片刻之後,又自然地‘飄’到榻上躺下身。

“朝中公卿,對周亞夫的提議,大體是個什麼看法?”

淡然一語,御榻後側的帷幔之間,便應聲出現一道身影——正是如今寫做郎中令,讀作繡衣指使的汝墳侯周仁無疑。

至於劉勝這一問,卻是如今朝堂之上,對於匈奴人此次入侵一事爭議最大、分歧最大的一個問題······

“稟奏陛下。”

“對於當年,先帝撤回北牆近半兵力,以防備諸侯藩王一事,朝中公卿各有所持。”

“——先帝之時,劉舍對先帝之令唯命是從,對此事絕無半點怨言。”

“而如今,劉舍似乎是不知陛下的意圖,故有些瞻前顧後,不知該持何種立場。”

“及左相衛綰,私下似乎認為先帝這個安排稍有不妥,但並沒有同旁人說起過自己的看法。”

“這或許是因為衛綰,念在先帝知遇之恩,以及同陛下的師生情誼······”

···

“九卿之中,廷尉趙禹、奉常竇彭祖、宗正劉闢強、衛尉直不疑不發一言,太僕袁盎似是在觀望。”

“大行公孫混邪本想支援先帝,但之後想到自己也是‘胡人’,便開始糾結。”

“——因為公孫混邪支援先帝,會有‘為胡蠻張目’之嫌,而反對先帝,則會有辜負先帝恩德之疑。”

“唯一明確表示‘此事應該做出改變’的,是內史田叔······”

聽聞周仁帶回的奏報,劉勝只悠然發出一聲長嘆,又扭轉了一下腰背,調整了一個更舒適的姿勢。

劉勝方才所問、周仁方才所答的‘這件事’,其實正是匈奴人此番南下,能如入無人之境般,自邊牆外一路殺到蕭關,甚至破蕭關而入關中的核心原因。

——先孝景皇帝三年,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為首的宗親諸侯,在關東悍然舉兵反叛!

雖然這次叛亂,只花了長安朝堂三個月的時間便順利平定,更只在史書上留下‘孝景三年吳楚反,太尉周亞夫三月而平亂’的簡短記載,但此次叛亂對漢室地方,乃至長安中央的政治生態,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和衝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