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錚錚大宋> 第五十九章:來回奔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九章:來回奔走 (3 / 5)

醒悟過來的趙暘忙道歉道:“抱歉,我並非衝著國舅……”

曹佾搖搖頭道:“不,趙正言指責地對,奈何即便我身為都虞候,也無權管轄此事……”

確實,這事歸樞密院管,但嚴格來說,即便是樞密院也無權擅做主張,因為大宋禁軍的待遇,乃是官家與政事堂、樞密院、三司衙門共同裁定的,畢竟這事關一筆龐大的開支。

思忖一番,趙暘決定找個機會和官家說說此事。

但是否能因此提高禁軍的伙食待遇,說實話他也沒有把握,畢竟事關百萬禁軍,涉及的金額太大,除非他能想出一條生財之策,才能說服政事堂、樞密院及三司衙門。

果不其然,待晚上趙暘將這件事告知趙禎,趙禎雖神色凝重,但也僅僅只是點頭表示“朕已知曉”。

無他,只因此事涉及的金額太大。

見此,趙暘心中不禁泛起想辦個養殖場的念頭,但旋即又打消,一來他鋪地太大他實在無暇經手,二來禁軍的基數太大,哪怕是一塊肉放大到近百萬禁軍也不得了。

這件事只能以後再慢慢解決,趙暘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善其麾下禁軍的伙食,反正是走官家內庫。

次日,正月二十三,趙暘早早帶人來到工部衙院,準備問問鐵工、木工、石工各案的改良進展。

儘管他技術司的工坊連土地都尚未購齊,但這並不表示司內各案的工匠們閒著無所事事,事實上當前工部本署衙院內早就掛起了技術司各案的掛牌,攏共六十餘名工匠終日在各自的臨時案房內研究如何改良軍弩、冶煉、火器等工藝。

其中,木工、石工、火藥三案還好辦,畢竟木工案當前的任務是改良軍弩,工部衙院的庫房內就有成品;石工案稍微麻煩點,在工部本署材料案的協助下,正致力於嘗試配置趙暘所說的水泥;火藥案更麻煩,自打從民間作坊購來製作爆竹的火藥後,整個案房內就沒消停過。

最麻煩的還得數鐵工案,趙暘準備帶他們先去三司衙門轄下的鹽鐵案衙署的工坊偷師,掌握那邊的冶鐵技藝。

不錯,三司衙門轄下鹽鐵案衙署是有冶鐵工坊的,而且屬於重地,閒雜人等難以接近,好在趙暘有官家特許,又與三司使葉清臣關係不錯,葉清臣給他開了一份許可,趙暘才把他鐵工案的十幾名工匠塞到鹽鐵案衙署的工坊內,一來偷師,二來也是想看看能否拐幾名工匠過來。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三司鹽鐵案已經有冶煉的工坊,趙暘為何還要在技術司下設一個冶鐵工坊?原因很簡單,因為三司鹽鐵案只負責為朝廷冶鐵、鑄鐵,除非出現像畢昇那樣的人,否則冶鐵技術很難改進,而趙暘所設的技術司鐵工案,則是專門負責精進冶鐵一事的,二者定位不同。

而冶鐵技術若不達標,火器也只是空談。

等到趙暘再次回到工部衙院,他意外地看到範純仁、呂大防及沈氏兄弟四人站在院內。

沈遘率先笑著致歉道:“聽聞趙小哥在工部本衙當職,主持技術司,又委堯夫出任計使,我等心中好奇,便強行拖著堯夫帶我等來增漲見識,還請趙小哥通融。”

趙暘自然不會見怪,笑道:“昨日我已新取了表字,文通兄喚我景行即可。”

“景行?”沈遘細細一琢磨,一臉驚訝:“莫非是取自‘景行行止,昇於四方’?”

見趙暘點頭稱是,他又讚道:“這個字取得好啊,不知是何人所取?”

趙暘想了想道:“乃知諫院王贄、王知諫。”

沈遘既驚訝又恍然,點頭道:“王知諫是有學問的。”

範純仁與呂大防亦點頭附和。

隨後,趙暘便帶著幾人參觀了工部衙院內的各案房,包括他技術司暫設於此的木工、石工、火藥三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