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他技術司目前只是草創,也談不上有什麼機密,兼之趙暘又對呂大防與沈遘有招攬之心,參觀一番也無不可,說不定還能拐兩名未來的進士作為左膀右臂呢。
沈遘對火器尤其感興趣,忍不住道:“關於火器,我之前曾弄到一本由丁度與曾公亮兩位學士編著的《武經總要》,當然只是私刻殘章,其中火器一篇,有講述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靂火球、煙球、毒藥煙球、鐵嘴火鷂、竹火鷂、火箭等……”
曾公亮還編過這書呢?
趙暘不禁有些意外。
從旁範純仁驚愕道:“這應當為官刻書吧,為何會流於坊間?文通從何處弄到手的?”
“莫要細究嘛。”沈遘笑著擺擺手。
趙暘也不以為意,因為他也瞭解過宋國目前的火器水平,“槍支”造型的當前連火銃都遠不如,十步內彈丸難以貫穿禁軍所穿的步人重甲,威力遠不及強弩,充其量只能對付一些身無甲冑的,相較之下“炮”還有幾分威力。
當然,這裡說的炮並非後世印象中的火炮,確切來說是用投石車投出去的“球”,例如沈遘之前提到的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靂火球、煙球、毒藥煙球等,其中威力最大如蒺藜火球,殺傷範圍能有個方圓兩三丈,能傷好幾人,但也僅此而已了。
據他了解,西夏、遼國大致也是這個水平。
幾人邊逛邊聊,等參觀完工部衙院內的各案,趙暘將幾人領到楊義的案房,不過楊義不在,他還在外城負責購地一事。
就在趙暘招呼幾人就坐之際,呂大防看到案桌旁掉落了一本名冊,便上前將其拾起,瞥見名冊上的人名,疑惑道:“這冊子是做什麼的?上面的人名,怎麼都叫沈括?”
“唔?”沈氏兄弟下意識轉頭。
趙暘笑著解釋道:“是這樣的,我曾聽說有一名叫做沈括的官員十分精通匠造之事,便託人問詢,可惜都只是重名……”
說罷他轉回頭,恰巧看到沈氏兄弟神色有異,他也為之一愣:話說這兩兄弟就姓沈?莫非……
彷彿是猜到趙暘心中所想,沈遘搖頭笑道:“我兄弟有一位從叔就叫沈括,不過他比我還年少,今年年方十八,應當也不是景行要找之人。”
趙暘既驚又喜,試探道:“他字什麼?”
“字存中。”
啊……
趙暘張張嘴,他依稀記得沈括的表字就叫存中……
得!找了半天,感情這位北宋科學家還未長大呢。
那就沒必要立即請至汴京了,免得破壞了其人生軌跡,揠苗助長,反而壞了一位難得的人才。
“確實不是。”趙暘故作遺憾地搖搖頭,隨即看向沈遘的目光更為熱誠。
此時他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沈遘、沈遼兄弟,極有可能便是日後沈括在書中提到的收藏了畢昇膠泥活字的侄子。
從旁範純仁看到趙暘眼神,有所誤會,笑著道:“景行莫非亦看中文通兄才華,想讓他在技術司擔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