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的期間,趙暘與曹佾隨便聊了聊軍事,此時他才知道原來宋遼前線的真定府,就是曹佾的兄弟子侄在坐鎮。可惜作為開國名將曹彬之後,真定曹氏只有掌兵之權,調兵、用兵卻都要請示坐鎮大名府的夏竦,再由夏竦上奏朝廷中樞。
這層層稟報,一旦宋遼交戰,結果可想而知。
就此事聊了約一個時辰,種診、種諮二人匆匆而來,見到趙暘便拱手而拜:“承蒙趙正言不棄,我兄弟願投正言麾下。”
終於將種世衡三個兒子網羅到麾下,趙暘大喜過望,忙帶著種診、種諮入軍營去見種諤。
在見到種諤後,種諤對此毫不意外,畢竟他昨日就已經得知了,只不過未經趙暘首肯,他也不好貿然將兩位兄長收入軍中罷了。
當日,趙暘召集麾下五百禁軍舉辦了一場相撲,以此決出軍中隊將、都頭之職,營內其他軍團的禁軍也聞訊趕到校場瞧熱鬧。
趙暘很公平地採取了淘汰賽與挑戰賽相結合的比賽方式,先從五百名禁軍中決出五人,然後再叫不服這挑戰者五人,直至連勝十人。
不得不說種諤果然勇猛,先於淘汰賽中勇奪第一,隨即又連續擊敗十三人,趙暘麾下五百禁軍對其也是心服口服。
不過種諤並未自領副指揮使一職,而是甘願為第一都頭,將副指揮使的位子讓給了他二哥種診。
種診雖說不在勝出的五人之列,但五百禁軍聽說種診十六歲就已出任其父種世衡的左膀右臂,此次又是棄了試將作監主簿的文職投身他們第五軍第一營,再加上種諤的勇力,對種診也是頗為信服。
至於種諮嘛,純純就是文職了,雖然有些武藝,但基本上連隊將一級都打不過,趙暘便任命他為糧庫吏,負責後勤及軍庫。
而這時已臨近黃昏,趙暘履行承諾,準備弄肉菜犒賞五百名禁軍。
此事他事先就曾和曹佾提過,請殿前司代為採辦,至於花費自然也是走官家的內庫。
於是曹佾就替趙暘準備了三隻羊、五隻豬。
“是不是少了些?”趙暘問曹佾道。
曹佾連連搖頭道:“不少了,連骨頭帶肉,三隻羊約一百五十斤,五隻豬約五六百斤,煮肉熬湯,足夠五百人食用了。”
趙暘雖說仍覺得有些少,但此時再想辦法也來不及了,便吩咐麾下禁軍架鍋煮肉。
出乎他意料的是,他麾下的禁軍看到那三隻羊、五隻豬大為振奮。
見此,趙暘招招手將種諤喚到身邊,問道:“禁軍伙食如何?”
“呃……”種諤猶豫了一下,附耳對趙暘說了幾句。
此時趙暘才知道禁軍的伙食差到什麼地步,哪怕是上四軍,每餐飯食也難見葷腥,無魚無肉不說,終日只有醃菜下飯,甚至吃的米還是多年的陳米。
曹佾在旁神色有異道:“軍中素來艱辛,再者……這也是為了避免禁軍養成驕奢的習慣……”
趙暘沒好氣道:“終日啃鹹菜、吃陳米,難見葷腥,軍士怎麼可能會有鬥志?”
曹佾苦笑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