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武俠修真>天下無刀> 風煙籠西北 烽火卷神州 第八十一章 幽冥起兮動大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風煙籠西北 烽火卷神州 第八十一章 幽冥起兮動大玄 (1 / 7)

溫良閣正堂裡,一個身穿紫龍袍的翩翩公子端坐在正堂中央,一個頭戴方冠、身穿粗布麻衣中年人側立一旁。中年人面容方正,臉色赤紅。

那紫龍袍公子不出聲,中年人也不說話。堂中的氣息有些微妙。

“那件物事,可有下落了?”那紫袍公子頭倚向一側,斜著腦袋,一雙鳳眼打量著眼前的麻衣中年漢子。

漢子微微低頭,不敢迎上那紫袍公子的目光。

“他怎麼來了,難道朝廷中生了變故?”宋賢心中細想,遲遲不出聲,“哎,若真是如此,我宋賢,可就萬劫不復了。”

“宋大人”,這翩翩公子手中把玩著東海沉舟島一帶產出的“雙龍珠”,輕飄飄地吐出了一句,“老爺差不多了。“話音剛落,他鳳眼眯成一條縫,成睥睨之勢,銳利的眼神似要將中年漢子看透。這公子手中的雙龍珠並不是一顆珠子,而是一黑一白兩顆珠子,緊緊相連,密不可分。

宋賢眉頭緊鎖,貼放在大腿處的手掌悄悄握拳,竟有幾分不可察覺的顫抖。“少爺親眼所見?”宋賢倒吸一口冷氣,“這可如何是好啊。”

“老爺吉人自有天相,一個甲子前是這樣,現在……哎,不說老爺了,宋叔,宋姨和凝雲可是想你了,這次還託我帶了一句話給你”,紫袍公子面容平靜,帶著些許笑意輕聲道。

宋賢聽了這話,微微抬頭,目光直視紫袍公子,“她們還好嗎,可帶了什麼話來?“

“還好,我已託人照料宋姨和凝雲,她們希望宋叔回家看看“,紫袍公子說完話,便起身從那西南獨有的紫林木製成的太師椅上站了起來,手中還握著那有光華流轉的“雙龍珠”。他走到宋賢面前,手腕一翻,掌中內勁翻湧,雙龍珠中的“白珠”轟然碎裂,化作殘渣落在地上。

“這石隱鎮的一山一水,倒是修養生息好地方。用來頤養天年倒是不錯的去處,宋大人,您說是嗎”,紫龍袍公子慢條斯理地說道,說完輕笑一聲,大步走出禮寶司。宋賢,一個人呆呆地立在原地,口中不禁喃喃,“一山不容二虎,一水不伏雙龍。”眼中糅合著悲憤、無奈的複雜之色,久久不能散去。

宋賢,轉過身看著他這位少爺遠去的背影,蒼老的臉龐上泛起了一絲冷冽。宋賢招徠左右,吩咐道,“今日子時,去往石隱鎮東南的鹿山邊上的竹溪,叫手下人都安排妥當了。”

左右聞言,皆是倒吸了一口冷氣。他們二人作為宋賢多年的心腹,哪能不知自家大人的心思。自家大人終於是做了那個決定。

二人齊聲應道,“是!”

且說石隱鎮鎮口在小鎮的南邊,小鎮建造在盆地之上,東西北三地地勢皆低,唯有小鎮南部與外接延。小鎮鎮口本來無人看守,只是朝廷禮寶司來了半年之後,一支叫作“靖天衛”的朝廷官軍入駐了小鎮,全軍上下大概一百多甲士,領頭的將軍鄧芝拆甲士在離鎮口不遠的地方簡易地搭了一座府邸,喚名“恕武臺”,論外觀排場自然沒有那禮寶司的“溫良閣”來得氣派,但地位可就比那“溫良閣”要高得多了。這幾年來,每隔三五日就有信使快騎從“恕武臺”策馬而出,每一旬都有洛京送來的書信。這比那好想要被朝廷遺忘的“溫良閣”要熱鬧多了。自當初開始半年裡連下九道聖旨之後,朝廷就再也沒有一絲風聲入過宋賢的“溫良閣”。

宋賢對此事並沒有放在心上,但當他知道他的內人連帶女兒宋凝雲都住進那個紫龍袍公子府邸的時候,他就全明白了。當今聖上,那位治世一個甲子的“大玄鼎帝”,對他的信任已經十不存一了。至於那件要找的神異之物,宋賢其實早就有了眉目,只是一來要得到那件物事所耗人力財力物力並非他禮寶司一司可以承擔,二來,宋賢對這位“大玄鼎帝”的性子瞭然於心,若是讓他得知那件物事的下落,自己這個禮寶司的司長可就徹底沒了用處,卸磨殺驢過河拆橋對於帝王心術來講不過爾爾,九牛一毛罷了。宋賢自己死不足惜,可是內人和女兒他實在是放不下。紫袍公子和那“大玄鼎帝”一脈相承,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理,宋賢這位大玄禮寶司司長豈能不知,所以當今的情形對宋賢來說,可以說是進退維谷,前後兩難啊。

宋賢並不是坐以待斃的人,只要能拿到那件物事兒,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有了和兩方討價還價的籌碼。只是先前代價太大,不到山窮水盡之時,宋賢是絕不會鋌而走險。然而時下形勢所逼,少爺和老爺都不在乎他這一個僕人的死活,那他自己的命只能靠他自己來掙了。他宋賢的下半輩子,可就畢功於今晚一役了。

“恕武臺”中,一個眉目清秀的青年男子端坐在正堂中央方正書案前,此人正是“靖天衛”衛隊長鄧芝。鄧芝,洛京四大家族之首鄧家的公子。鄧芝出身於大家族之中,自幼名師資源不斷,如今才過弱冠之齡就當上這“大玄鼎帝”最器重戍洛十衛中“靖天衛”的衛隊長。

鄧芝手中捧著一本《大季趣談》,這是鄧芝率領靖天衛來石隱鎮的路上,途經錦官城從一個老書生那裡買的。起初那老頭子死活不肯賣,說這是野史孤本,比他的命還貴,鄧芝雖然年少,但少年老成,心思玲瓏,自然曉得這老頭子的算盤。他也不計較,從懷中掏了兩錠銀錢,那老書生得了銀子,眉開眼笑地把這本野史遞給鄧芝,而後一溜煙地就跑了,生怕鄧芝反悔。

這本《大季趣談》的第五十六頁,有幾行用六百年前大周舊書體寫的小字:

“大季三百國運綿延,季氏太祖太宗開國治世皆是良才,又有天道相助,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因而天下安樂,四海歸心,本萬世綿延之象,至季成宗繼位前夕,同室操戈,海內兵起,烽火漫地,諸侯蠢動,大季如大廈將傾。幸成宗皇帝兢兢業業,才情天賦奪天之姿,力挽國家神器於狂瀾之中,然禍根已伏,至慶宗皇帝繼位時,又大興土木,增徵賦稅,海內之民不堪徭役,叫苦連天。自此,大季國器,名存實亡。”

鄧芝的目光凝滯在這幾行字上,眼中變幻不斷,這幾行小字,與鄧芝讀過的正史官本上的記載沒有什麼區別,然野史與正史不同,有些不方便透露的秘事被好事者搬弄出來,再添幾分油醋,雖說與歷史事實有幾分差別,不過鄧芝不在意。

正當鄧芝要往下讀下去的時候,一個身穿灰色狼頭鎧甲的鷹鼻子中年走了進來。此人叫鼠三峰,是靖天衛手下十二隊,鼠隊的小隊長。靖天衛手下有十二個小隊,分別對應了十二生肖,這鼠隊是鄧芝的眼睛,平日裡替鄧芝監控著小鎮的一舉一動。

鼠三峰拱手說道,“鄧將軍,那人有動作了。”

鄧芝輕輕地合上了書本,輕聲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那個人終於有動作了,他的心頭有些麻亂。

石隱鎮鎮外,鹿山。鹿山約莫三百丈高。在一百五十丈高的半山腰處,鮮綠的藤曼四處蔓延,宋雲念和那老驢在一棵歪脖子樹下休息。

走了三個時辰,肚子有些餓了。宋雲念便打了一頭野兔,搭上烤火架,不久便肉香撲鼻。邊上的老驢已經是口水直流。

在不遠處,有兩個人暗中觀察著宋雲念。一人便是那禮寶司溫良閣內的紫袍公子,還有一人是一個穿著灰袍身子佝僂的老者。這老者獨臂獨眼,面目迫是煞人。若有行走江湖之人在此,便能認出這老人正是昔日江湖十八惡中的第十惡“天煞老人”。

“少主,這小子倒是礙事,不如由老夫將他結果了?”天煞老人神情淡漠,眸子中閃過一道殺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