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一功知道自己日後的命運,只怕會更加絕望,作為一個武將,尤其是一個有志氣的武將,誰願意當一輩子別人的下手呢?
“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一個頭啊......”高一功舉杯敬了李炎一下,然後就是一口下肚。
李炎卻若有所思了起來,高一功的話給他開啟了一個思路,李自成讓自己去前營觀軍,但前營是萬萬去不得的,原因很簡單,前營都是驕兵悍將,都有一套自己的規則體系,自己進去就是個異數,就算是最後能整合融入,也是需要花費難以想象的代價跟時間。
但現在,觀軍使自己是定然要當了,與其這樣,為什麼不乾脆自己組建一套系統呢?現在闖營最不缺的就是人,大量的流民之中也有不少的精壯,這些人未來都是用來當炮灰攻城的,與其這般浪費,從中遴選個百千人,組建一支新軍不更好?
而且自己可以自請出任這支新軍的觀軍,便不至於到前營去受那班子氣了,當然這話不能自己去說,得由高一功去說。
於是李炎敲了敲案几,沉聲問道:“老高,其實倒是有個機會能自領一軍......”
高一功聞言一愣,扭頭看向李炎,醉醺醺的問道:“什麼機會?現在闖營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老八隊都是些資歷老的,便算是再死上兩輪也輪不到俺。”
“誰說要去老八隊了?”李炎敲了敲案几駁斥道。
“那你的意思是?”高一功愣住了,似乎若有所思。
“咱們自己拉一隊起來,到時候你任主官,我來觀軍豈不美哉?”李炎緩緩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不成不成”高一功連連搖頭,說道:“俺可不懂怎麼練兵,帶兵衝陣是沒有問題,可練兵這些俺是真的不懂。”
“沒關係啊,不懂可以學,何況,你不會練兵,那便我來練。”李炎繼續蠱惑道。
高一功聞言還是擔憂的回絕道:“也沒兵啊?何況現在戰兵已經是定製了,若是開了這個頭,豈不是人人都要拉一支部隊起來?”
“不練戰兵練流民,不用隸屬前營,而是隸屬後營”李炎開口解釋道。
這話其實就值得玩味了,先說戰兵跟流民的差別,按照闖軍的次序,攻城之時,流民先驅,能經歷幾戰不死,便可稱之為戰兵,也就是能稍微野戰計程車卒,這些士卒會在流民之後,監督流民攻城。
等到流民頂不住了,這個時候戰兵就衝,戰兵後面站的就是李自成的家底,也是闖軍的精銳所在,老八隊,整個精銳也不過兩千餘人現在。
而不練戰兵,練流民就是個很操蛋的選項,因為流民往往在戰爭中死傷是最大的,你練出來的兵,很快就消耗掉了,那你手裡也就談不上有什麼精銳了。
再說隸屬後營,前營的後勤供給最為完備,而後營最為拉跨,隸屬後營便意味著待遇、地位都要低上一頭,可以說是攻城時有你,撤退時你得殿後,追擊時沒有你的份,賞賜時跟你沒關係......
這樣的玩法,便算是軍頭們知道,也是一定不會願意的,大家帶兵都是有嫡系之說,而李炎這種建議顯然是要低姿態到連嫡系都不要了的地步。
高一功果然聞言猶豫了起來,若是當真按李炎所說,他確實可以當個主帥,只不過可能是“炮灰大隊”的主帥,這樣的主帥有什麼意義呢?
“老高,一支軍隊,哪怕再不受重視,組成兵員的素質再低下,只要操練得法,便可成為一支精銳,當初韓信點兵,難道軍隊不都是流民刑徒嗎?不照樣掃蕩天下,開漢社稷?這樣的例子數不可數,有什麼好猶豫的?”李炎鼓勵道。
其實,李炎之所以願意這樣是有原因的。
闖營的軍事結構建立在闖營缺乏練兵的人才跟土壤,整個闖營也就李自成堪堪稱得上能練兵,而且便算是這樣,訓練也就集中在騎兵的訓練上,比如騎射這些。
對於步兵、火銃手、炮兵等的操練則是天大的短板,出於這種軍事現實考慮,闖軍才不得不以流民為前驅減少自身精銳的損失。
可李炎不一樣,他是開了外掛的角色,對於練兵他不一定了如指掌,但至少是清楚一二的,不說練成一支戚家軍,至少練出一支號令嚴明,令行禁止的軍隊他還是有信心的,能做到紀律井然,進退有序,那便是這個時代一等一的強軍了。
看到李炎堅定的眼神,再結合李炎進入闖營後種種讓人頗為刮目相看的操作,高一功決定,自己應該相信李炎一次,畢竟他是個“天才”,既然這麼說,便一定有他的道理。
於是高一功重重點了點頭說道:“行,那俺便信你,明日俺便上書闖王,便說從流民中選精準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