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青山書院
菊花打斷她的話道:“我家老爺自己都餵雞,我兒子和閨女也餵雞,我也餵雞。‘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各人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標和手段,餵雞總比給人當玩物好吧,黃夫人以為呢?”
眾人都暗自嚥了下口水,看著菊花,見她彷彿不是在說餵雞,而是談什麼高深的學問似的,都怪異不已。
高宛兒則笑眯眯地看著眾人。
賀夫人見黃夫人尷尬的臉色,心裡好笑,她對菊花說道:“說到這個,我忍不住就要誇讚弟妹:你們家的荷葉雞味道真是好。我家老爺先還說要照顧張兄弟生意,所以才去買那荷葉雞。誰知一吃就上癮了,說家裡廚子做的也比不上鋪子裡賣的好。如今我們老爺乾脆不叫做了,每天都要去楊家熟食鋪子買幾隻,連那魚和兔子也常買。那鋪子生意好得不得了,去晚了還買不到呢!”
眾人聽了,順勢轉移話題,也紛紛誇讚起荷葉雞來。
方夫人面前正開啟了一隻荷葉雞,她用筷子搛起一塊雞脯子肉,舉起來微笑道:“這荷葉雞味道好,除了慢火燜熟、用料均勻外,這雞怕也是有功勞的。”
眾人就發現,剛剛還淺笑閒談的張夫人,忽然眼神就明亮起來,跟她們說起養雞的各種趣事,神采飛揚。
連菊花自己也沒意識到,她跟鄭長河真不愧是父女:鄭長河跟人說起種莊稼的話題,那是一頭勁;菊花如今也有這毛病,跟人說起雞鴨魚,乃至種蘑菇的經來,也會精神一振。
“……我家橡子果和玉米渣多,餵雞也便宜,把它們散放在林子裡,也跟這山上的野雞差不多了,自然肉質不會差。不像往常。我小的時候,家裡窮,沒東西餵雞,我跟哥哥就從柴火堆下面挖蛐蟮。曬乾揉碎了拌菜葉餵雞。像眼下這個季節,田地裡秋收了,也會把雞腳上拴了繩子,牽到田地裡找蟲子和糧食吃。”
她見方夫人和六小姐以及賀夫人等聽得津津有味,又接著說道:“夫人不知道吧,這雞在田地裡找些活食來吃,長得可好了。十來天就能肥一圈,那些日子下的蛋都要大一些……”
她笑吟吟地說著,眼角瞥過幾個眼露嫌惡之色的貴婦,半點不覺尷尬。
這正是她的目的:有些人,若是嫌棄了她,正好可以藉此機會少來往,她還巴不得呢,而樂意跟她來往的。像賀夫人,則半點沒有嫌棄的樣子。
令她詫異的是,方夫人她看不透。可方六小姐卻聽得極為認真和專注,看她的目光也不同於先前的端莊有禮,多了些親近。
賀夫人雖然聽得高興,也沒胡亂恭維,她笑道:“聽弟妹說的怪有趣的,可是姐姐卻不會幹這個,若說開間鋪子讓姐姐打理,姐姐還能應付,旁的就不成了。”
菊花微笑道:“各人專長不同麼。是妹妹囉嗦了,說到這。就忍不住想告訴人高興高興,也不管人愛聽不愛聽。我想這跟擅畫擅繡擅彈擅廚藝等等一個樣,她們說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也必定是興致盎然的。”
就聽撲哧一聲笑傳來,原來是有個夫人繃不住笑了起來,見人都瞧她,把臉紅了。忙道:“聽張夫人說得怪有趣的……”
可是那語氣卻牽強的很,大夥兒明白她剛才肯定是在嘲笑張夫人,竟然把餵雞和那些高雅的技藝相提並論。
方六小姐眸光一轉,掃了圍坐的眾人一圈,對菊花輕笑道:“是小妹自大了。原以為此類小技,不值一提。今日從張夫人口中聽來,另有一番滋味。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有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他指端描繪的“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意境。可見雅俗之間,並無界定,大雅到了極致,必定返璞歸真,摒棄人力穿鑿,率性而行。小妹忽然有些明白,為何張家山野齋的盆景如此獨特了。”她意味深長地對菊花眨眨眼“聽說張老爺可沒念過幾年書呢!”
方夫人見眼高於頂的小姑竟然說出這樣的話,遂也湊趣呵呵笑道:“妹妹就不要說那些‘雅’‘俗’之類的東西了,嫂子也聽不明白。不過,我們老爺可是說過,張家出產的雞肉質細嫩,連那新開的青山土產鋪子裡賣的臘雞,味道都比我們家的好。我們老爺還說要跟張老爺請教呢!”
菊花先對方六小姐含笑道:“雖然方小姐如此說,然雅就是雅,俗就是俗。我們鄉野之人,耕田漁獵,就算自得其樂,不過都是本色而已,不比真正的君子,取的是‘大巧之樸,濃而後淡”豈敢相提並論!”
說完又轉向方夫人道:“這養雞也不是什麼難事,無非是剛才我說的那些。至於說臘雞的味道好,並不是說方家的就不好了,其奧妙無非就是‘隔鍋飯香’罷了。何況我們家專門賣自家出產的東西,數量只得那麼多,人們的心理越發以為它稀奇也是有的。”
賀夫人聽後拍手脆笑,對方夫人道:“還真就是這麼回事。往年秋冬,我們家都是買方家的臘味吃的,今年忽然吃了弟妹家的臘味,覺得有點不一樣,想要再買,那買辦去一趟,回來居然說賣完了,下一批還沒做好。夫人想,這不是吊人胃口麼?”
眾人頓時掩口嬌笑起來,紛紛都說是這道理。
方六小姐聽了菊花剛才一番話,才真正有些動容:這張夫人既非粗俗不堪,又沒有因為習得文墨而不知深淺,倒叫她困惑了。
談笑間,菊花讓人將烤好的魚、兔等物分發,又讓葡萄用現採的蘑菇做了野雞蘑菇湯,眾人又搶著親自嘗試烤魚,一時間林中熱鬧非凡,紛紛說今次聚會有趣。
吃喝一番後,又去釣魚,直至夕陽西斜,各人方帶著些土產興盡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