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楚維陽從未曾洞見過的道與法層面的外象變化。
誠然,永珍天人乃是昔日楚維陽永珍法身在牽引接納了那玄真寶鑑之中所蘊養的無算神形,以及在統一過程之中無算神韻的交織與共鳴之中,所在斑斕靈韻之中誕生的靈虛造化之生靈。
那是真正在外象層面,在道場三界之靈虛內景九天諸界之中,真正誕生的,一面是道與法菁華之凝結,一面是生機造化之顯照的生靈。
故而,諸象有天人之稱。
故而,楚維陽得以相繼遞送去古之書經,而以無算天人之參悟,成為己身之參悟。
可饒是如此,楚維陽也從未曾想到,有朝一日,這無算的永珍天人,竟然會在道與法的牽引之下,甚至是在觸動了允函和師雨亭的道法神韻的情況下。
以天心道雷貫穿通途,以須彌霧靄鋪就道路。
進而,以楚維陽內景九天真正諸般靈韻凝聚之所在的泰一玉皇天之玉京山為場所,開啟真正的一場玉京法會,一場永珍天人參與的玉京山論道!
這樣的表象背後意味著甚麼?
意味著伴隨己身洞見了道與法的更高卓層面的輪轉與演化,洞見了道法極可能是本質的根髓,連帶著楚維陽的永珍道法的交織與共鳴,也開始躍升出藩籬來,不再是依循著五臟道宮的輪轉而變化,而是直直打入己身的恆常不易之中,以更為昇華的方式碰撞與磋磨?
這分明是楚維陽己身的變化,但是這一刻,竟然連楚維陽也很難說得清楚,這樣的變化背後,那切實可以用言語描述出來的本質。
一切從未曾有過的新奇變化,就像是楚維陽所在師雨亭這兒摘取了道果之後,所在悟境之中感觸到的那些感觸與體悟一樣,混同在道法的輪轉之中,晦澀,玄虛,又不著痕跡。
好怪。
自己分明是在求索道法變化的更高層階,探索絕巔與邊沿,探索根髓與極致。
但偏生,那永珍天人三兩成群的登上霧靄天路,身形相繼顯照在那連綿無垠,雲霧環繞的玉京山上的時候。
這求索路上,所呈現給楚維陽的,卻是某種順理成章也似的自然而然。
怪哉……
如是感慨著,但是很快,伴隨著雲路的接引,使得無算永珍天人在道人思慮的頃刻間,齊皆將身形顯照完整的顯照在泰一玉皇天的玉京山上的時候。
這一刻,已然意味著楚維陽的全數道法層面的輪轉變化,徹底打入了恆常不易的概念與範疇之中來。
進而,當那在楚維陽眼中真的不能再真,甚至因為著那永珍天人盡皆顯照著一般無二層階的道法神韻,並且具備著各不相同的氣韻,這如是前所未有的像是諸般才情與修為境界盡都混同的萬法妖孽齊聚一堂。
這甚至是往昔時的楚維陽都未曾經歷過的陣仗。
進而,當道與法的真髓以這樣的方式切切實實的觸碰在一起。
那是永珍天人在這一刻星散在偌大的玉京山上,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或是演繹丹、器、陣、符;或是運用如琴棋書畫以載道途;或是以雲霧變化為戲,演繹雲篆縹緲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