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實上,一旦有了這樣的領悟,再去替人家凝練歸真道種的時候,實則每一番煉化都會有著全新的,對於自己所走之路的別樣認知。
一位位金丹境界大修士在外海災劫之中拼死拼活的攻伐,取來道果妖丹來為自己謀求歸真道種的過程,甚至都在為楚維陽自己的參道悟法做嫁衣。
可偏生,這一過程之中,卻無一人著惱。
倘若說最初一回給商伯凝練歸真道種的時候,楚維陽反覆的往法焰之中填入符籙篆紋,所作所為尚還顯得有些刻意,只能騙一騙商伯這般明顯不懂開天法的大修士的話。
那麼伴隨著楚維陽將凝練道種的過程都視之為參道悟法程序之中的一部分之後,楚維陽那空靈的思感與念頭,那磅礴神念之中沛然的靈感煥發,那幾乎每時每刻之間都會誕生的若羚羊掛角一樣的曼妙思緒……
一切的一切,凡楚維陽所想,盡皆被呈現在了歸真道種的凝練上面。
那是真正的賞心悅目與美輪美奐,尤其是楚維陽藝高人膽大一般,依循著自己的念頭而倏忽間顯照出的符籙篆紋,更是教幾乎一生沉浸在開天法門,自身道途之中的玄元兩道大修士都盡皆撫掌讚歎。
那些符籙篆紋在焰火之中躍動的軌跡,幾乎像是甚麼真正承載著大道的繁浩痕跡的冰山一角。
可僅只是瞧見這樣的靈光一閃,便足夠教諸修如痴如醉。
而且,伴隨著凝練歸真道種的次數一多,當幾乎每一位走入天泰道城的道院之中,收穫了歸真道種之後的金丹境界大修士,不拘玄元兩道哪一大教出身,對於楚維陽是何等善惡看法,都不影響他們甚是客觀的評價著凝練道種的妙法本身。
幾乎是人人盡皆讚不絕口。
因而時日一久,反而不僅只是歸真道種本身,連帶著楚維陽凝練道種的過程,也成了甚麼不得了的機緣。
於是,在某一位金丹境界大修士,多付出了一枚道果妖丹為代價,甚是“唐突”的請求楚維陽,能夠教他的合籍道侶也能夠在一旁觀禮之後。
伴隨著更多人的趨之若鶩,楚維陽反而更在原本議定的過程裡,收穫了更多的渾厚底蘊。
當然,玄元兩道的金丹境界大修士們還是相較而言比較保守的,畢竟歸真道種的凝練過程之中,那繁浩至極的符籙篆紋,也可以被視之為他們道法的一部分,因而,除非是極親近的人,否則很難被大修士們帶來觀禮。
一般而言,盡都是以合籍道侶、嫡親血裔、極親近的同門以及入室親傳弟子為主。
要麼本就修持的同樣的道法,要麼參合三元的過程之中道法根基本就明晰洞見,要麼便是以血緣和法脈為紐帶牽繫。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不同於道城外的血腥廝殺,在這幽寂雅緻、恢宏古拙的道院之中,楚維陽真正做到了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凡所逢面者,盡皆大教諸宗金丹大修士。
這道院之外的天地,渾似是已然與楚維陽毫無干係。
他便這樣沉浸在了自己的參道悟法,以一切的方式進行參悟與修行的過程之中。
連帶著那些道果妖丹本身,盡皆被楚維陽捲入形而上的領域之中,使得三道法相長久的維持著《法相天地》的修持,而不再被楚維陽所過分關注。
於是,楚維陽便這樣沉浸著,直至連時間的流逝本身都被模糊了去,一切徹底超然物外,楚維陽舉手投足之間,駐足在形神皆妙的領域之中,散發的盡皆是朦朧的沛然道韻,乃至於連帶著這種道韻本身彌撒在整座道院之中,都使得道院本身,似是遺世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