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時日已經耽擱,轉眼就過了正月。這日,陳敬動身趕考去,家人忙著往騾車上搬著箱子、包袱。老夫人沒完沒了地囑咐大順出門小心,少爺是不知道照顧自己的。大順點頭不止,口裡不停地嗯著。淑賢突然想要嘔吐,忙掏手帕捂了嘴。婆婆看見了,喜上眉梢,上前招呼:“怕是有了吧?”
淑賢低了頭,臉上緋紅。老夫人又問:“敬兒他知道嗎?”
淑賢又搖搖頭,臉上仍是紅雲難散。
老夫人笑道:“敬兒怎麼就缺個心眼呢?他怎麼還不出來呢?”
淑賢稍作猶豫,說:“我去屋裡看看吧。”
陳敬正在書房裡清理書籍,三歲的兒子謙吉跟在後面搗亂。陳敬喊道:“不要亂動,爹才清好哩!”
謙吉卻道:“爹,我要跟你去趕考!”
陳敬笑道:“你呀,再過二十年吧。”
淑賢進來了,謙吉叫著媽媽,飛撲過去。陳敬望了眼淑賢,並不多話,只道:“不要催,我就來。”
淑賢吞吞吐吐,半日才說:“他爹,我有了。”
陳敬顧著低頭清理書籍,一時並沒有理會。淑賢站在門口,有些羞惱。陳敬似乎感覺到了什麼,回頭望望妻子,問:“淑賢,你說什麼?”淑賢也不答話,低頭出去了。
陳敬收拾好了,跟著父親去堂屋燃香祭酒,拜了祖宗,這才出門上車。父親手撫車轅,再次叮囑:“敬兒,進京以後,你要事事小心啊!”
母親眼淚早出來了,說:“太原鄉試,你差點兒命都送了。敬兒,娘放心不下。”
不等陳敬開口,父親又說:“你只管自己看書,好好兒應試,半句多餘的話都不要說。再也不要像在太原那樣,出頭鳥做不得啊!”
陳敬道:“爹孃,你們放心就是了。”
冰天雪地,騾車走得很慢。陳敬也不著急,只在車裡溫書。走了月餘,到了河北地界。忽見一書生模樣的人肩負書囊,徒步而行,甚是睏乏。騾車慢了下來,大順高聲喊著讓路。陳敬撩開車簾,看了看這位讀書人,吩咐大順停車。陳敬覺著這人眼熟,忽然想了起來,忙下車拱手拜道:“敢問這位兄臺,您可是高平舉人張汧學兄?”
張汧停下來,疑惑道:“您是哪位?”
原來十年前張汧中了鄉試首名,那年陳敬才十一歲,父親領著他去了高平張家拜訪。陳敬笑道:“學弟澤州陳敬,小時候由家父領著拜訪過學兄哩。剛才家人冒犯,萬望恕罪。”
張汧大喜,道:“原來是新科解元!您的英雄豪氣可是遍傳三晉呀!”
陳敬道:“兄弟過獎了!請兄臺與我結伴而行如何?一路正好請教呢!請上車吧。”
張汧忙搖手道:“謝了,我還是自己走吧。”
陳敬說著就去搶張汧的書囊,道:“兄臺不必客氣!”
大順更是不由分說,拿了張汧的包就往車上放,道:“先生您就上車吧。我家公子一路只是看書,沒人給他搭個話,快悶成個啞巴了。有您做伴,正好說說話哩!”
張汧只得依了陳敬,上了騾車,問道:“陳賢弟,您怎麼也才上路啊?”
陳敬道:“現在離春闈兩月有餘,我們路上再需走個把月,難道遲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