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以為,這位太子以往是位平庸無能之輩,雖說在外歷練了三年,但也不見得就有膽子跟皇帝面對面對視,肯定會知難而退的。
可事實卻是,李承乾挺直了身板朗聲道:“兒臣心意已決,請父皇恩准。”
“那好吧,只要你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好,殿前國事,無有反悔。”
“絕不反悔!”
“傳旨,太子承乾領刑部侍郎之職,明日赴任。
另,儲君不得掌實權的舊制不可改,故而革除李承乾太子儲君之位,恢復其大皇子身份,在朝廷未立儲君之前,依舊可暫居東宮。
退朝!”
李二說完,起身拂袖而去。
百官一個個呆立當場,彷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樣,就這麼就、簡簡單單一句話就廢了太子?真的假的?
直到皇帝消失在後殿,眾人才回過神來,此時紛紛大呼不可,卻也被侍衛攔住,追不上皇帝了。
李承乾面帶微笑寵辱不驚的向殿外走去,長孫無忌走近訓斥道:“出去歷練三年,就學了這個回來?你還是這麼衝動,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多謝舅舅關心,外甥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儲君之位太過沉重,承乾深知自己德不配位,還是踏踏實實做個皇子的好。”
李承乾一副為官一身輕的態度,讓長孫無忌越發失望,仔細觀察了一下,搖頭嘆息著走了。
太極殿上的事情很快傳了出去,這件事讓很多人聯想到上次太子遇刺事件,大家紛紛議論,說是太子貪生怕死,害怕再次被謀害,所以主動讓位保平安呢。
議政殿裡,一群李二的心腹老臣追了過來,這次李二沒有再讓人攔著,畢竟廢儲是國事,總是要讓百官透過的。
“陛下,太子不曾德行有虧,而且還越發成熟穩重知道操勞國事,為何陛下要輕言廢立?
且不提此舉有傷陛下跟太子的父子之情,就以國事論,國家沒有儲君,絕非好事。
所以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魏徵第一個站出來,絲毫不給皇帝留面子。
“此事,朕心意已決,就這麼定了。”李二強硬道。
“陛下一意孤行處事不公,臣願意撞死在大殿之上,以死勸諫陛下。”魏徵言辭激烈道。
“你這是在逼迫朕?”李二冷聲道。
房玄齡看到氣氛不對,連忙站出來勸解道:“陛下息怒,只是國事只有章法,三省有權對於陛下重大決策的失誤予以駁回,您治國多年,當知道這樣一句話就廢黜太子的旨意,是不可能透過的。”
(ps:唐代的時候君權是有相權制衡的,並不是像明清那種權利無限集中在君主手裡。)
這嘛,還像句話!李二冷哼一聲。
隨後對魏徵訓斥道:“看到了嗎魏徵,朕憐你諫臣之才,但也不要不識時務,死諫要挾?那就別怪朕不念舊情。
都不知道你是為朕而死,還是為太子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