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代名臣落個死也白死豈不可惜?”
魏徵磊落道:“以身許國,何曾惜身顧命?身死國事,問心無愧即可,何懼他人評說?”
不少人都恨不得上去拉住這個死硬死硬的老魏,這時候你跟陛下懟什麼懟?真想今天就慷慨赴義嗎?
“好,好一個問心無愧!到時朕會讓人在你的碑文上銘刻這句話,希望你可以瞑目。”李二不屑道。
隨後他沒有再理會魏徵,而是看向了房玄齡等老臣,這些人既是自己的心腹,又是統領文武百官的人,所以只要他們透過了,那百官也就安分了。
“朕知道會被爾等駁回,所以,爾等就要想辦法玉成此事,理由你們去想,朕只要這樣一個結果。”
李二說的風輕雲淡,好像在跟老友談心一樣,可一群老臣有點懵了,這不是在開玩笑吧,我們都在反駁呢,你還讓我們幫你造假證?
“陛下,還請不要說笑,即便是陛下一心想要廢黜太子,也要先說服我等老臣才行。”長孫無忌勸道。
終於李二長嘆一聲:“難道各位愛卿就沒有看到,不是朕想廢立,今日分明是太子想要主動讓位,朕順水推舟罷了。”
這……這……
“諸位都為人父母,應該能理解朕的心情,孩子大了有自己想法不好管教了,既然他說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那就由他去吧。”李二解釋道。
突如其來的煽情,真的是讓所有人措手不及,連長孫無忌都看不懂眼前這位皇帝真正在想什麼了。
“可這儲君……
有道是天家無小事,儲君更是國事,陛下豈能將儲君之位高懸?一旦有個萬一,國將生亂啊!”刑部尚書李道宗擔憂道。
李二笑道:“朕知道堂兄的意思,萬一朕哪天出事暴斃什麼的,無有儲君不行。
有道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各位都是老成持重的老人了,朕相信這些都不是問題,大唐能穩定繁榮,靠的不是朕跟太子,從來都是諸位這一個個國之棟樑。”
眾人齊齊給皇帝行禮,李道宗再次說道:“可是陛下,有道是名不正則言不順,儲君之位不設,勢必引起諸位皇子的覬覦窺伺,這樣的話,相互之間明爭暗鬥絕非好事。
萬一有個不慎……”
李二大笑著離開座位,走到了李道宗身邊,拍著對方的肩膀道:“朕就知道,在場的也就堂兄你一人敢挑明這件事。
可是朕更知道,即便是朕不動承乾,他還是東宮太子,他們兄弟就沒人覬覦大寶了嗎?
相互之間的明爭暗鬥還會少嗎?
這次承乾在吐蕃道遇刺,朕看明白一件事,該來的爭鬥是躲不掉的,索性就放在明面上吧。
都是朕的兒子,朕給他們機會一視同仁。
想要坐上這個位子,那就要爭,最好是在朕活著的時候決出勝負,否則一旦朕歸西,那這個位子就真的要論資排輩了。”
“陛下三思,如此不僅會引起皇子們的骨肉相殘,還會讓百官各分派別,朝中盡是爭鬥,大唐內部生亂,豈是治國之道?”眾人紛紛苦勸。
“百官分別抱團?皇子骨肉相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