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 (2 / 5)

他們很快就跟著大明人學會了吃米飯,吃麵條,用筷子,許多人吃著這些從來沒有吃過的飯菜激動地流淚。

朱瞻基之所以沒有見他們,除了現在懶得搭理他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不習慣穿衣服。

將這樣的野人帶到大明皇太孫的面前,也太掉面子了。何況,朱瞻基跟女眷待在一起,不可能因為他們,就讓女眷們迴避。

在朱瞻基的心裡,自己的女人比他們重要多了。

何況,他對這些野人也沒有多大興趣。在後世,他見多了他們的後代。

他也知道澳洲的野人在這個年代被分成了大約五百個部落,因為天氣的原因,他們在南洲北部的人口,甚至還要多於南部。

因為在北部,他們一年四季都不需要穿衣服,不需要蓋被子。

但是在南部,那裡是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到了冬天,還必須要穿衣服。

而他們不會製作衣服,只會穿獸皮,蓋被子對他們來說更是奢望,依舊只能利用乾草和獸皮。

澳洲的土人雖然被統稱為土人,但是分了超過五百個大型部落,語言也不是互通的。

除了臨近的部落,把北部的土人帶到南部,他們也無法跟其他土人交流。

正是因為如此落後,如此笨拙,澳大利亞一直到十九世紀才承認他們是人,又一直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才承認他們有公民權。

朱瞻基雖然沒有滅絕他們的思想,只不過是想利用他們幹些體力活,然後留他們的女人給開發南洲計程車兵們解解悶,而不是有人道主義的憐憫之心。

因為儒家思想的影響,華人的同化能力比那些白人要強的多了。

白人幾百年都同化不了土人,黑人,美國到了二十一世紀依舊被民族矛盾困擾。因為沒有統一的文化,他們不同民族根本無法融合。

相比華人,在同化方面他們落後了幾百年都不止。

先是利用他們的勞動力,然後透過挑撥離間減少他們的男性,同時利用聯姻讓他們的女性跟華人生孩子,這樣幾代之後,純種土人的數量就會劇烈減少。

當這些人一個個都用筷子,都說漢話,寫漢字的時候,自然就變成了一個民族。

白人無法同化其他民族,不是因為膚色,不是因為民族融合,更主要是白人從來不肯給其他膚色的人同等的教育,還有就是信仰的排外性。

他們想要保持自己的優勢,人為地製造隔閡與等級,最後反而害了他們自己。

而信仰也是其中只一個重要因素,因為他們的排外性,導致了其他膚色的人只能在自己的民族性面前尋求寄託,又人為地製造了對立。

但是東方自明朝初期的儒釋道三教合一,形成了東方特色的包容性文化和信仰的交融,就成為了最先進的文化制度。

而這一點,由於西方社會在信仰和文化方面的剝離,使他們根本無法形成統一的文化融合。

兩種不同的文化模式,在思想性方面絕對是東方文化先進。但是在拓展性方面,卻是西方文化更先進。

因為儒釋道的三教合一,形成了一種圓滿的自我迴圈的系統。在大一統的思想桎梏下,就缺少了顛覆,缺少了懷疑認知,也導致了除了思想上,其他應用學科的落後。

而西方在文化和信仰方面的人為剝離,形成了文化方面的活躍,思想方面的封閉,也造成了後世社會的叢林法則。

在以前,朱瞻基一直認為西方的那一套是對的。

但是來到這個世界,隨著他對文化,社會方面的瞭解,他發現了東方文化的優越性。

這個世界不必非要是對立的,競爭的,也可以是融合的,互補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