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願意留下的開創一片新天地的人有,猶豫的人更多。
如今的大部分宗室人員都是好吃懶做,貪生怕死之輩。雖然不會讓他們孤身前來,既然來此肯定會配備相應的護衛以及百姓,但是他們依舊不願意辛苦地開荒種田,開礦。
朱瞻基也不急著逼他們,因為這次前來的目的,只是讓他們見識一下海外風月,不要讓他們覺得海外全部都是蠻夷之地。
在星城分成了兩批人馬,王景弘帶了大約三萬人先下西洋。在星城又留下了幾千人繼續駐守和建設新城,所以朱瞻基現在的主力探索隊大約將近七萬人。
探索隊分配出去了一萬八千人,留在船上的人員還有上萬,另外的四萬人全部上岸,在岸上修建簡易基地。
這個基地暫時不會啟用,所以主要是平整土地,修建碼頭,然後還有一個主要任務就是修建蓄水池。
因為城市西方的山區,布里斯班這個地方,是僅次於悉尼與墨爾本的澳洲三大水源區之一。
這裡有兩條大型的河流入海口,在缺少飲水的南洲,這裡可謂是風水寶地。
朱瞻基讓人選擇的登陸點位於後世的布里斯班市中心東方的紐斯特德,這裡是兩條河中間的一片丘陵地帶。
這裡沒有多少大型樹木,也就沒有大型動物棲居,加上兩條河的滲透,士兵們只挖了不到兩米深,地下水就已經冒了出來。
雖然這裡的水鹼性有點大,並不算好喝,但是再向上游的水質也是如此,除非到山區去取水。
但是到了那裡,大船根本無法進入,進出非常不方便,所以只能將就。
超過五千士兵一起動手,將這個蓄水池挖的非常大,不到五天,就挖出了超過五萬方土,在蓄水池的旁邊堆起了一座小山。
這也代表,這個蓄水池的蓄水能力超過了五萬方。
挖出了這個蓄水池之後,依舊是用船隻從海灘上拉來海沙,在蓄水池底鋪滿。
為了防止水質腐敗,還專門在最低的位置挖出了一個排水口,讓滲透出來的水能流動起來。
朱瞻基把自己的興趣放在了建設基地上面,那麼與這裡土人接觸的任務,自然就安排給了鄭和。
而鄭和也的確比朱瞻基更適合這項工作,他的性格溫和,耐性也很好,跟這些土人接觸最合適。
從探索隊出發之後的第五天,就有一些土人代表被帶到了基地。
這些土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只是形成了最初級的統治階層。
跟他們打交道非常困難,想要正常接觸,首先要先教會他們說簡單的大明話。
朱瞻基當然不會幹這些事,他這個太孫,在他們這群根本沒有太多等級之分的土人心裡,並不一定比其他人高貴多少。
最多,恐怕就是他們能理解的部落首領的後代吧!
但是他們的部落制度並不是繼承製,而是最原始的誰最強壯,最能幹就能當的推選制。
所以,他們根本不能理解朱瞻基的身份。
其實從這方面來說,最原始的政治制度,其實也是最開明的。
整個社會發展到最後,依舊採用的是推選制。
他們對朱瞻基的身份理解不了,但是他們對看到的東西卻能輕易地理解。
那些土人被帶到基地之後,每個人看到巍峨的戰艦,無不跪下磕頭,祈禱,對大明人彷彿神一樣對待。
大明人的衣食住行,行禮,無不引發了他們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