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二十七章 白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七章 白左 (1 / 5)

在後世,有一個專門的詞語來代表張瀚這一類人,那就是白左。

這個在中國網路誕生的詞語,又被西方人以英語的模式翻譯了回去,並且引起了社會上的共同反響。

什麼是白左?

關於白左的釋義在網路上不同的群體之間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總而言之,主要是指那一部分有偏見的天真精英主義者。

他們忽視社會現實,常年使用雙重標準,只關心移民、少數族裔,環保等問題,而且對真實世界中的更嚴重問題無知無覺,沉迷於政治正確,可憐世界上的其他人,認為自己是救世主。”

雖然這個詞語出現的很晚,但是在其前就有退步左派一詞來形容他們,而且到了網路時代,白左早就演化了好幾代。

除了最後一代被吸毒者,同性戀佔據了群體的主要階層外,其實前三代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們。

但是,即便是最早的伏爾泰,距離他出生也還有兩百年,朱瞻基沒有想到在如今的大明竟然就誕生出了張瀚這樣的白左人物。

不過,他也的確符合白左的標籤,天真,偏執,精英階層,也只有優越的生活,才會誕生他這樣不切實際的人物。

真要是生在一個窮困的家庭,天天連飯都吃不到嘴,哪還有心思去關懷別人。

其實他們關懷別人倒也沒有錯,但是錯在他們太天真,總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反對他們的就是錯的。

他們太偏執,只要不同意我的思想,你們就是邪惡的,就該被打倒。

他們太高高在上,根本不知道他們關注的問題往往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卻把真正嚴重的問題視而不見。

在第二世,朱瞻基曾經在研究過白左主義在敘利亞戰爭中的推波助瀾作用,以及他們用難民將歐洲搞的一塌糊塗之後,然後又互相推卸責任的鬧劇根源性。

第一代的伏爾泰和盧梭,他們提倡的是愛與包容,卻又不愛身邊的人們,反而推崇其他地區被奴役的人民。

但是到了第二代的黑格爾他們,就變成了絕對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和利己主義。

黑格爾派成天聚在柏林酒吧裡吹牛比,用從黑格爾那裡學來的辯證法變著法兒黑他。

這夥人的套路基本跟明朝末期的東林黨,十九世紀帝國主義爭霸的套路是一樣一樣的。

那就是既勾結又鬥爭,有時候他們互相吹噓,你說我是十九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我說你是後德意志哲學最閃亮的星。

有時候又相互看不起而互噴,他說你是黑格爾的走狗,我說他給費希特舔屁股。

有時候合夥騙個炮,有時候互相挖牆角,在他們既勾結又鬥爭的過程中,這幾種重要思想逐漸完善成型。

直到他們中間的一個有志之士厭惡了他們無休止的空想和互噴,以及打著愛與包容的幌子騙炮生涯,毅然脫離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小酒館,寫出了一系列振聾發聵的雄文,這個青年人的名字叫馬克斯。

馬克斯跟第二代白左分道揚鑣的標誌就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意志古典哲學的終結》。

這篇牛爆的雄文被中文編譯翻的跟《妙法蓮華經》差不多,大部分人不知所云,但是如果看原版或者英文版,就不難看出全文表達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個: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雞。

第三代白左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的快速變化之後,他們對許多主義都失望了,迷茫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