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商人的影響雖然很大,但是他們要跟內監做生意,想要參與海外貿易,就只能乖乖聽話。
官員們因為一開始增加了許多工作,比較抱怨,但是朝廷的國庫因為商稅迅速充實起來了,他們的反對之聲也就逐漸平息了。
而且,金銀都存進銀行了,銀行的財富越來越驚人。朝廷做什麼事,都能透過戶部發展銀行來調集銀子,不僅不怕沒錢,還省了許多麻煩。
銀行的作用讓越來越多的人見識到了銀行的威力,無數商人也慢慢地學會了從銀行借款來給付貨款,並且百分之十二的年息,比起民間借貸來低了好幾倍。
到了這個時候,人人都羨慕起陳瑄來,甚至不少人還將他稱作財神爺。
蹇義官職雖然最大,但是他做錯事的時候,其他的官員也敢指著他的鼻子罵,還不止一次。一些清高之人,甚至還以此為榮。
而陳瑄呢?幾乎沒有一個人敢得罪他。不管是商人,還是地方官員,在他面前都要低聲下氣。
在某些方面,他比戶部尚書夏元吉,還要讓那些官員害怕。
如今朝廷實行財政支出預算方案,夏元吉雖然掌管財物分配,但是卻也不敢卡著不給。
但是銀行這邊獨立執行,任何大臣都管不到大明銀行,金銀透過銀行調運,全部都是陳瑄說了算,所有人只能巴結著他。
當然,他這些年遭受的彈劾也是最多的,是個人就想把他弄下臺。
因為他可是武將,不是文臣。
陳瑄原本是漕運總督,如今這個銀行總督掌管天下內陸河道金銀轉運,驛站,轉運司的獨立衙門,還有一支專門的押運隊伍。
隨著銀行的擴大,網點的增多,金銀轉運的工作越來越多,這個隊伍也就越來越大。
永樂二十年春節之前統計,銀行官員現在已經超過一萬,職員超過五萬,而直屬的押運隊伍有六百多條河船,人員超過五萬。
現在全大明,就屬銀行的職員最多,直接管轄押運隊人數最多,權力遠遠超過了任何一個官員和將領。
所以,文臣們想要把陳瑄弄下去,就連武將勳貴們也都冷眼旁觀,因為一個個都對他嫉妒不已。
沐昕這個原本的銀行副總督,跟隨朱棣出征的時候,開心不已,因為戰功,他這個駙馬都尉如今還獲封了一個侯爵,可以傳給後代。
回到大明之後,他可是頗為得意,但是現實卻讓他傻眼了。
他根本沒有想到,銀行現在發展成為了僅次於內監的天下第二大衙門。陳瑄這個平江伯,成為了天下最有權勢的人之一,甚至要把這個之一去掉。
最近一段時間,他顧不得享受,一心投入到了對銀行的運作了解之中,想要從眾分一部分權過來。
他這個侯爵,駙馬都尉不過是虛名,沒幾個人會在乎他,可是銀行副總督這個位置,卻是人人巴結啊!
陳瑄倒也不敢設什麼障礙,因為沐昕本來就是專門負責陸路的金銀轉運,同時也負責全國巡視查賬的。
而且他跟自己沒有什麼利益衝突,想跟自己爭,還是先把權力從接替他任務的廣恩伯劉才手裡要回來再說。
劉才這個人是個老實人,因為口吃,顯得孤言寡語,跟誰都沒有太深的交際。他是那種一根筋的人,作戰勇猛,獲封廣恩伯。
因為嘴笨,第一次北征的時候,還被朱棣怪罪,削去了爵位。
不過後來朱棣自己都過意不去,又把爵位賞給了他,卻一直沒有重用了。
沐昕出征以後,不知道什麼原因,太孫將他找了出來,負責銀行查賬和陸運金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