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九十七章 激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七章 激動 (3 / 6)

他們大多是那些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國家的優秀精英,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來到大明之後,就不願意再回去,一心想要變成真正的大明人。

作為帝國的未來,帝國的希望,原本經歷了九天折磨的那些秀才學子們,見到朱瞻基到來,立刻原地滿血復活。

他們的瘋狂可要比後世的學子們狂熱的多了,即便是羽林衛的嚴陣以待,依舊被他們衝擊的一片混亂。

面對這些未來的官員,羽林衛的將士們根本不敢粗暴對待,只能手臂環著手臂,艱難應對著他們的衝擊。

後世的學子們都經歷了思想開化,人人平等的思想。

但是現在是儒家當道,天地君親師的倫常思想已經融入了每個人的血液裡。

見到朱瞻基的出現,無數學子激動地痛哭流涕,泣不成聲。

朱瞻基像後世的領導人一樣,一邊跟眾學子揮手,一邊龍行虎步地走向校場的檢閱臺。

胡儼看到這一幕,忍不住低聲跟朱瞻基說道:“殿下,這大明學子,對你可是尊崇備至啊!”

事實的確是這樣,雖然一直有朱瞻基不喜歡儒學的傳言,但是對整個大明來說,朱瞻基依舊是絕大多數人最信賴的繼承人。

因為朱瞻基的能力,已經經過了多年的歷練和呈現。

永樂十二年,十六歲的朱瞻基就親自上陣,殺敵四十三人。

也是這一年,北明山銅礦被發現,這裡出產的金銅不僅緩解了大明的錢荒,更因此帶動了整個大明北方的一個經濟迴圈圈。

讓大明在北方的駐軍變的不再是負累,然後徹底改變了北方的局勢。

長城不用再修了,因為大明疆域已經遠至漠北,長城一帶變成了腹地。

特別是永樂十三年,新式火槍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戰爭的局勢,草原的騎兵不再佔據任何優勢。

一個經過簡單訓練計程車兵,手拿火槍,就能對付好幾個經過多年訓練的騎兵。

草原上的人數本來就少,以前他們靠騎兵機動性成為大明的心腹大患,但是現在,根本形成不了威脅。

然後,朱瞻基在下馬橋建立了各種研究院,雖然這些在一些人看來是奇技淫巧,但是沒有人能否認,這些奇技淫巧已經改變了大明,讓百姓的生活越來越便利。

而且,朱瞻基在幼年時期就大力發展貿易,永樂十三年以後,更是將原本的勘合貿易改成了自由貿易。

這不僅讓朝廷大肆獲利,更帶動了民間經濟的發展,讓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

而他其後剿滅海盜,並且直接攻下蒙元兩次都沒有徵服的東瀛,將東瀛皇室一股腦地擒獲到了大明。

出海三年,朱瞻基似乎沒有做出什麼大事,可是他回來的時候,直接帶回了價值兩千多萬白銀的財貨,這堪比大明一年的稅賦。

還有從南洋地區運回大米,雖然讓老百姓種地無利可圖,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大明的百姓不管遇到天災還是人禍,都不用擔心再餓肚子。

不論是文治,還是武功,朱瞻基這個繼承人都是合格的,所有這些學子,沒有一個不認為他不是明主。

這樣的時候,他的一些小缺點自然都被掩蓋住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