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明雖然殺了對方一萬多人,自己也死了四五千人,還有近萬人受傷。
除了人員傷亡,耗費的錢糧物資更是無數,卻只為了教訓他們一番,然後把勝利果實又丟了出去。
朱瞻基知道,自己哪怕就是反對,也沒有作用。
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利益!
留一支軍隊在草原,人少了打不過對方,人多了耗費的錢糧根本不划算。
想要讓大明的軍隊留在草原,就必須要找一個來錢的渠道,讓駐守的利益大於開銷才行。
他想了想,跟李亮說道:“把我的資料箱拿過來,我要找一份資料。”
前世的朱瞻基控制了南美和非洲無數的礦產資源,對世界各地的礦產資源都非常瞭解。
草原雖然現在很窮,但是這裡的礦產資源卻是亞洲最豐富的,許多礦產資源的儲量均位居亞洲第一,黃金和銅的儲量即使在全世界都能排上號。
不過,他所知道的世界第一大銅礦奧尤陶勒蓋銅礦是位於後世的蒙,古與內蒙交界處,額爾古特銅礦又是在後世的蒙古和俄羅斯交界處。
那裡他都沒有去過,當然不能直接說那裡有銅礦。
所以,他要在他們這次行軍的路線附近,“找出”一個銅礦來。
而且,也確實有這麼一座銅礦,那就是後世位於西烏爾特北郊的蔡爾特銅礦。
這座銅礦相比另外幾座世界級的銅礦小的可憐,但是在目前的大明,卻沒有一座銅礦能比得上。
後世這裡的儲量經過勘測,礦區銅礦石儲量約八億噸,礦石的含銅品位和黃金含量較高,據估計銅儲量為一百五十萬噸,黃金一百多噸。
另外還有伴生的鉬和白銀,白銀的儲量也有一千噸以上。
這座礦山雖然算不上世界級的大礦山,但卻是露天礦,易於開採,而且品位較高。
拿出這個銅礦來,絕對能吸引朱棣和軍方的興趣,因為現在的大明,極度缺少貴重金屬。
帶著一份地圖,朱瞻基跟李謙一起來到了大帳。因為戰爭也算結束了,所以大帳裡面的沙盤被轉移到了別處,空出了一大片位置。
朱瞻基到來的時候,眾將差不多已經達成了統一,準備要撤軍了。
一直到快要結束的時候,朱瞻基站了出來,大聲說道:“皇爺爺,孫兒有個請求想徵得你的同意。”
“何事?”
“半月前,大軍途徑圖拉河北部之時,孫兒發現當地一座山很符合工匠說的銅山,只是因為大戰在即,所以孫兒並未聲張。如今大戰結束,馬哈木等人遠逃,所以孫兒想去檢視一番。”
朱棣有些不贊同地說道:“既是來途,何不等大軍回撥之際再去檢視?如今瓦剌人雖逃,但是亂兵到處都有,也不得不小心行事。”
朱瞻基笑道:“數十萬大軍開撥,駐紮,都是麻煩。如果沒有銅,孫兒就在那裡等著大軍,若是有銅,大軍可能就要在這裡耽擱一段時間了,所以孫兒還是先去查探一番再說。”
朱棣想了想說道:“除了你的羽林左衛,再帶三千營和神機營各一衛,湊足一萬人馬。”
“孫兒遵命。”
(這座礦實際上是鋅銅礦,主要是鋅,沒有金。希望資料黨不要較真。因為在北伐行軍的路線上,又在蒙古腹地,就這座礦山的規模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