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的蔡爾特銅礦大約位於東經113.3,北緯46.7。這裡是草原和戈壁灘的交匯處,位於蒙古的腹地,附近也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
而這裡距離大軍所在的忽蘭忽失溫,也就是後世的成吉思市,大約四百五十里。
前世的周遊發射了自己的勘測衛星,地球遙感衛星,氣象衛星,軍事衛星。他對全世界大部分大型礦產資源都有一些瞭解,又來過蒙古考察,所以記下了幾個大礦的大致方位。
在後世,這最多是三個小時的車程。但是在這個沒有座標,沒有標誌的草原上,想要找到那裡,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朱瞻基一行一萬騎兵,卻輕馬簡從,除了一些鐵鍋來燒水,連廚子都沒有帶,每人攜帶了五天的大米和烙餅。
大軍將會在明日準備出發,最遲五天,前鋒營就會帶著輜重抵達圖拉河那裡。
朱瞻基雖然沒有反對撤兵,但是他要用實際利益來吸引軍隊留下一部分,對整個草原形成威懾。
朱瞻基騎的阿拉伯馬一天可以輕鬆地走上一百五十公里,但是其他人騎的蒙古馬就不行了。所以這段旅途,預計用兩整天的時間完成。
第一日天亮出發,中午歇息了一個時辰吃飯餵馬,到天黑的時候,走了差不多一百二十公里。
第二天的旅途就只剩下了一百公里,不到天黑眾人就抵達了目的地附近。
不過朱瞻基並沒有直接前往目的地,而是讓大軍駐紮在了圖拉河的一條小支流附近。
在草原上行軍,乾淨的水源永遠是最重要的。
除了朱瞻基,其實沒有人在乎到底有沒有銅礦。所有人願意跟他一起過來,他們更重視的是跟朱瞻基這個太孫能拉上關係。
反正朱瞻基說什麼就是什麼,沒有一個人質疑他的決定。
朱瞻基喜歡這樣的狀態,因為如果真的有人問他如何知道這裡有銅礦,他還真的說不上來。
他在現代也沒有學過勘測,來到古代,也只是又一次去工部打造橫刀,跟一幫礦工閒聊過這個時代找礦的一些土方法。
而蔡爾特銅礦並不是位於平地邊,四周有一些連綿的小山坡,當初並不是大軍行進的路線正中。
要說隔了幾里地,就能看出那裡有沒有銅礦,就連老師傅也不敢肯定,更別說他這個太孫了。
這些人不反對,願意陪他一起胡鬧是因為他是太孫。而朱棣恐怕是以為他想溜出去玩,也不想拘著他,就給他放放風。
兩天到旅程讓所有人都疲憊不堪,大軍在河邊的沙石地清理了一塊場地,安置好了馬匹,人人就應付著吃了一些乾糧,裹著毛毯,露天呼呼大睡了起來。
朱瞻基當然不用露天睡覺,李亮他們雖然不至於把朱瞻基天天泡澡的大木桶帶上,但是給他帶一個帳篷,還是舉手之勞。
好好睡了一覺,第二天一早朱瞻基就醒了過來。
晨練之後,喝了一碗李亮他們煮的白粥,就著白粥吃了一個肉餅,解決了肚子問題。
今日是六月十二,司天監的人先幫朱瞻基算出現在的具體時間,朱瞻基然後拿出了他製造的六分儀,根據太陽仰角,算出了現在的具體位置。
這種計算有固定的方程式,比現在流行的牽星術要簡單的多,而且誤差極低,相差不過一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