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 (1 / 4)

四月十九。癸巳月。丁未日。

相比年前的那一次出征的悄無聲息,這次出征可謂是大張旗鼓。

首先,去年是朱瞻基第一次出征,誰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讓大軍如臂使指,獲得勝仗。其次,剿滅倭寇也需要保密,要不然倭寇得到訊息,逃之夭夭,大軍可就抓瞎了。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去年的大戰,已經證明了朱瞻基的協調能力。而且幾大艦隊的將領對朱瞻基都是言聽計從,不存在指揮錯亂的擔憂。

現在大明已經有了濟州島和對馬島兩大基地,對東瀛的攻擊有了據點,不需要擔心大軍無地休整。

而且這一次是對東瀛的本土動武,不用擔心他們潛逃。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那麼大一個東瀛在那裡,處處都是攻擊點。

所以這一次的出征大張旗鼓,除了海軍又增加了幾萬人的大軍,就連登陸部隊都準備了三萬人。

而且,這也是大明軍隊的第一次大規模火器運用,以柳升為總兵的火器營,光是火槍手就帶了六千人。

再加上朱瞻基的羽林衛也配備了三千支雙筒火銃,光是火槍手的數量就將近萬人。

如今的東瀛還在冷兵器時代,除了不多的小火炮,火銃的數量連一千恐怕都沒有,這樣的戰爭優勢,哪怕倭人再勇猛,也抵消不了科技的差距。

當然,眾人如此有信心,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大明的艦隊是無敵的。只要摧毀了倭人的海上力量,大明軍隊就可以任意挑選戰場,讓倭人疲於奔命。

船速是遠遠快於岸上調兵的,當大明軍隊可以主動挑選戰場的時候,能將全是海岸線的東瀛打的千瘡百孔。

唯一能夠幫助東瀛人,也就只有颱風了。

但是每年的颱風季節一般是六月以後,只要做好防範,大明也不會重蹈蒙元的覆轍。

畢竟,如今大明的造船技術,比蒙元時期,要高出不止一個層次。

閱江樓碼頭,午後一刻即將到來,朱瞻基單膝跪地,向前來送行的太子朱高熾行了一個軍禮,說道:“父王無需再送,孩兒此去定當讓那東瀛亂臣賊子俯首稱臣,揚我大明國威。”

朱瞻基坐在軟榻上,肥胖的身體滿是虛汗。“基兒切記天地萬物皆是生命,不可妄造殺孽此去東瀛,剿撫並用,還當應以撫為主。”

他的眼睛向朱瞻基的右後方瞟了一眼,壓低了聲音說道:“讓其他小國知道我大明的威風,更要讓他們知道我大明心懷慈悲。”

這個時候,朱瞻基當然不會跟他爭辯,乾脆應道:“孩兒遵命!”

朱瞻基站起身來,再次向朱高熾長揖到地,然後直起了身子,右臂一揚,然後整齊的鑼鼓聲就響了起來。

隨著鼓點,全身戎裝的朱瞻基一步步走向了十多條小船搭建起來的浮橋,登上了停在江心的旗艦寶船。

船上的鼓點隨即也響了起來,一面日月明黃旗被冉冉升起。

這個時候,候在碼頭上的眾將領才排隊依次登上了寶船。在他們的身後,有近百位來自其他小國的使節,作為觀摩團,也登上了寶船。

這些使節是朱瞻基建議朱棣派上船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知道大明的強勢,讓他們不至於有反叛之心。

這個時代,舉行一場閱兵式的效果再好,也沒有讓他們親歷戰爭的影響更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