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就是你想向我推薦之人?”
劉承徽點了點頭說道:“本書乃是中和子道長年輕時候所著,他醫術高深,非妾身能評價,只是此人淡泊名利,如今年歲已大,卻不知會不會應召。”
“他如今年歲已大?”
劉承徽笑道:“如果妾身記憶無誤,道長今年應該七十有二。不過道長長於養生,如今身體還硬朗。”
一聽那位中和子七十二歲了,朱瞻基就覺得有些失望了。這個時代,七十二歲的人,遠比後世八十多歲的人還要蒼老。
他不應召,朱瞻基也拿他沒有辦法,連朱棣對如此年歲的人都要尊重有加。萬一這位道長在應召途中去世,那朱瞻基可就要臭名遠揚了。
可是聽說這位道長擅長治理瘴氣,他又很是心動。因為現在大明強勢無雙,能給大明軍隊造成阻礙的,也就只有這個時代無處不在的瘴氣了。
他點了點頭說道:“此事我記下了,還需從長計議。不談他了,今日是你的生辰,我也沒有特意準備禮物,今日就承諾你一個合理要求。”
劉承徽欣喜半蹲,行了一個仕女禮說道:“妾身自認略懂岐黃,在殿下身邊還有點用處,希望殿下以後出征,能考慮帶妾身服侍殿下左右。”
這件事雖然小,但是卻會影響後宮的穩定。所以朱瞻基沉吟了一下說道:“此事孤只能說會慎重考慮,卻不能直接承諾於你。”
劉承徽本來就沒有指望朱瞻基能答應,但是隻要朱瞻基覺得欠了她的,那麼,以後自己自然會被他記在心裡。
如果這件事能成功,那她以後陪朱瞻基的機會更多,所以不管怎麼樣,她的目的都達到了。
距離吃飯還有一會兒,朱瞻基聽著劉承徽說著幼年的故事,隨手翻看著手裡的醫書。
這一看,他卻大吃一驚。雖然中合子的理論並沒有脫離五行的範疇,但是此人卻在書中提到了元氣與細菌有關。
在沒有顯微鏡的年代,能夠有這樣的判斷,絕對是有著豐富的醫療經驗和知識積累。
這個時候,他越發想要見到這個中和子道長了。
如果能夠解決了瘴氣和傳染病問題,如今的大明,將不會畏懼任何艱難險阻。
世界再大,任何地方也敢去闖一闖。
這個時候,李亮和驗毒的長隨胡元進了客房。“殿下,飯菜已經準備好了,在哪裡擺膳?”
“今日壽星為大,一切聽劉承徽的安排。”
劉承徽笑的更甜了,柔聲說道:“妾身是殿下的人,當然一切都聽殿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