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恭迎殿下……”
劉承徽行了一個屈膝禮,她的一個女官,一個太監,六個宮女卻是跪拜,共同迎接了朱瞻基。
“免禮,都起身吧。”朱瞻基看了看客廳案几上面的點心,笑道:“這是你家鄉惠州的點心?”
劉承徽笑著說道:“妾身祖籍餘杭,卻自幼在惠州長大。這博羅酥糖,惠州發糕雖然算不上美食,卻也能讓殿下嚐個新鮮。今日妾身還親自做了一份梅菜扣肉,只是不知道殿下會不會喜歡。”
朱瞻基坐在了軟塌上,笑道:“你的心意我領了,這梅菜扣肉我記得曾經吃過一次,還挺合我口味。”他看了看四周問道:“進宮也有幾月了,沒有相熟的姐妹為你賀壽?”
她抿唇一笑,說道:“妾身今日禮物收了一堆,就連太孫妃也給妾身送了禮物。只是殿下沒有恩准,妾身不想其他人擾了殿下的興致,所以準備改日再請姐妹們。”
朱瞻基坐起身來說道:“既是如此,想必承徽定然也給我安排了節目,讓我很是期待。”
劉承徽跟他笑了笑,回身進了裡屋,再出來的時候,手裡抱著一個小木盒。她開啟了木盒,笑道:“妾身愚魯,女紅歌藝都不出眾,就連這個頭,幼時也常遭人恥笑,認為妾身尋不到一門好親事。所以妾身幼時好友並不多,只在房中看書。這是妾身前年自天寶觀偶得的一本醫書,原本想要在前些時日獻於殿下,只是殿下出徵,所以此事耽擱了下來,今日才能與殿下過目。”
能被她自信滿滿地獻於自己,朱瞻基也有些慎重地接過了這本書。這是一本手抄本,只見封面上寫著《五氣論》。
中醫的來歷已經不可考究,但是中醫的藥醫病理,就是源自於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原論。
所以看到《五氣論》,朱瞻基並不覺得意外,但是同時也確定,這絕不是一本流傳在外的醫書,而是個人所著。
朱瞻基並沒有直接翻開書,而是笑道:“卻不曾想,愛妃還是一個女大夫。”
劉承徽笑道:“讓殿下笑話了,妾身只是受父親影響,多看了幾本醫書。妾身今日也不是向殿下進獻此書,而是想跟殿下推薦一人。”
這更讓朱瞻基好奇了,笑道:“我今日有足夠的時間,也許聽聽愛妃小時候的故事,多瞭解一些愛妃。”
這話說的劉承徽心花怒放,知道今日這步棋走對了。
如今興慶宮內嬪妃數十,劉承徽自認自己不論是姿色,還是才華,都很難脫穎而出。
特別是她將近五尺八寸(明朝一尺31.1厘米,相當於一米八)的身高,曾經還以為難尋佳偶。
卻不曾想太孫殿下身高六尺二寸,喜歡身材高的女子,她才會被選進了宮中。
如此佳緣也讓劉承徽格外珍惜自己的命運,她知道自己的身材太高,不可能位居高位,只想能安安穩穩在宮中幸福地生活一生。
宮中雖然有競爭,卻位於社會的最頂端,只要她能討得朱瞻基的歡心,這一輩子就不用擔心。
為了自己的幸福,她也要努力追求。
“妾身祖上一直在餘杭從醫,父親雖然學儒,卻也沒有忘了家傳之學。在惠州,有一唐代興建天寶觀,在當地頗有盛名。家父與觀主中和子道長乃忘年之交,中合子道長醫術精湛,在當地頗有盛名。妾身小時候也常伺候左右,所以知道中和子道長在瘴氣方面研究頗深。”